如果一個人在十歲時意外去世,重生后又從嬰兒開始活了十年,那么他的“總年齡”是二十歲,但他能懂高中知識嗎?能處理成年人的社交嗎?顯然是不能的。
徐平的情況也是一樣,他的前世記憶只能給一些“歷史軌跡”的便利,但這些信息無法轉化成“社會閱歷”,也無法讓他跳過“成長的陣痛”。
他在這個世界里的心理年齡、處理問題的能力,始終和他真實經歷的歲月掛鉤,兩世為人沒有讓他變成“老謀深算者”,只是讓他比同齡人更早看清了一個真相:在皇權與王權的游戲里,不具備可調和性。
很多人說徐平想造反是因為野心,其實不是他想造反,是他沒得選。
試想他的身份,藩王子嗣。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站在了皇權的對立面,這不是隆圣帝對他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兩種權力之間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
皇權要的是絕對的集中,而王權只要存在,就會成為威脅。天平兩端,要么皇權把王權壓下去,要么王權反過來制衡皇權,沒有中間路可走。
已是藩王子嗣,徐平如果不進一步,等待他的結局是什么?看看寧毅就知道了。寧毅其實只想保下祖宗基業,最終還是落得個客死他鄉的下場。
徐平想造反,本質上是求生,是為了在皇權和王權的爭斗徹底爆發前尋找出路。
哪怕現在的紀凌暫時沒有動手,可后世之君呢?只要王權還在,這個隱患就永遠存在,總有一天會有人拿起刀來。
催生他野心的不光是權力,更多的還是吸取了歷史教訓的先見之明。
至于徐平不夠沉穩、謀略不行、行為處事不夠有能力。這是讀者站在上帝視角和穿越者光環帶來的誤解。
上帝視角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知道哪個角色是敵人、哪個是朋友,所以會覺得徐平的能力不夠。
但徐平不一樣,他身處局中,沒有預知未來的全知能力,他得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甚至是被篡改過的,他只能在有限的信息里做判斷,自然會犯錯、會沖動。
而且大家很容易默認“穿越者就應該很厲害,就應該吊打土著”。
徐平前世沒有學過兵法,更沒有處理過政務,他所有展現的“謀略”,都是在一次次失敗和被打壓下摸爬滾打出來的。
還有就是情報機構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徐平怎么不搞個厲害的情報網,這樣就能掌控一切前路。
這里作者給你們還原一個更真實的古代背景。
古代的情報機構,功能其實很有限,大多是用來監視朝臣、刺探敵國的簡單消息,而且受限于通訊方式,沒有電話、沒有網絡,消息靠人傳,一來一回就要很多天,甚至十天半月乃至數月,中間會出現大量偏差甚至被攔截。
所以它遠沒有影視劇、國漫、小說,里面的那種無所不能。它對戰爭和執政的幫助不能說沒有,但其實不大。
尤其是古代戰爭,打的最多的其實本質上就是信息差。既然情報機構那么厲害,那還打什么信息差。
作者不想為了所謂的爽感就給徐平開一個情報外掛,因為那樣會讓本文失去真實感。
最后,作者還想和大家說說這本書未來的走向,這也是很矛盾、很糾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