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一科雖然說直接負責于市長,但是名義上還是歸秘書長領導。
蘇希武年近五十,曾經畢業于早稻田大學,宦海久經沉浮,又做過教授,當過大學校長,所以既有知識分子的幾分儒雅,又有官僚的城府。
他招呼袁野和柴如海坐下,很和氣地說道:
“小袁,你是哪一年進的持志大學。”
“秘書長,我是民國二十四年進的學校,當時您是校長,您還給我們授過課。”
袁野恭敬道。
蘇希武點點頭,微笑道:
“你還記得我們學校的校訓嗎?”
“學生當然記得,校訓是“敬業樂群!”
“嗯,不錯,你還記得,敬業樂群這句話出自戴圣的《禮記·學記》這本書。意思是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責,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我引申為既要有敬業精神又要有團體精神。所以你到秘書一科以后,要牢記校訓,敬業樂群,這是我對你的期望。”
袁野心想,果然是知識分子岀身,說話就是不一樣,引經據典,比傅全庵這個漢奸強的多。
可是說得再漂亮,國難當頭的時候,他投身做漢奸,背叛自己的國家,不盡自己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出賣國家這個最大團體的利益,豈能說做到了敬業樂群。
袁野心中盡管嗤之以鼻,但還是很虛心地說道:
“秘書長所言極是,學生一定不負您期望,牢記校訓,敬業樂群,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又閑聊了一會,柴如海適時地站起來說道:
“不打擾秘書長的工作了,我們回去了。”
“也好,時凱,以后有什么事盡管來找我。”
蘇希武爽朗地笑道。
袁野心想,這是客套話呢,還是對自己印象不錯。
二人回到秘書一科辦公室,柴如海讓袁野隨自己進了科長室,示意袁野把門關上。等袁野坐下,柴如海說道:
“時凱,有件事我要提醒你,秘書長雖然做過我們的校長,但沒事不要往他那里跑。”
“為什么?”
袁野奇道。
其實他心里明白,一定是蘇希武和傅全庵面和心不和,秘書一科是直接負責于傅全庵的,柴如海是傅全庵的人,而自己又是柴如海的人,柴如海擔心自己和蘇希武走得太近,會讓傅全庵疑心,懷疑柴如海腳踏兩只船,而柴如海正要攀傅全庵這棵大樹往上爬,怎么能讓自己失去傅全庵的信任。
蘇希武對自己這么熱情,讓自己有什么事盡管去找他,恐怕不是出于師生之誼這么簡單,只怕另有深意。
柴如海壓低聲音說道:
“這里沒有外人,我跟你交個底,南京維新政府是由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本石根大將扶持起來的,上海市政府聽命于維新政府,傅市長走得是松本大將的路子,從蘇秘書長手中奪得市長之位。
而秘書長也有日本人的關系,雖然沒有傅市長的硬,但好歹給他留了個秘書長的位置,也算是市府的二號人物,雖說沒有什么實權。
蘇秘書長表面上順從傅市長,心里豈會甘心市長之位被奪走,所以傅市長對他一直不放心,防著他。
如果你和蘇秘書長走得太近,而你又是我的人,傅市長本是個多疑的人,你說他會怎么看我?
一定會懷疑我的忠誠,恐怕這就是我們的蘇校長想要看到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