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這一類古玩,留存于世的數量非常多。
原因有兩點。
一是批量生產的數量很多。
例如最基礎的軍械以及將領的制式兵刃,都是統一生產出來,在當時存量就不小。
而是刀劍不容易損壞。
不像書畫,瓷器等古玩。
磕了碰了或者被耗子咬了都會被破壞。
刀劍用碎布包上,放在墻角,可以放好多年。
生銹也不打緊。
存量大加上保存容易,所以從古代到現在,流傳下來的刀劍很多。
古代冶金技術無法和現在的冶金技術相比,那些刀劍不論是制作精良度還是實用性,都不如現在制作的刀劍。
所以絕大部分古代流傳下來的刀劍,都沒有太大價值。
除非名氣非常大。
例如勾踐的佩劍或者秦皇漢武等人的佩劍。
他們的佩劍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制劍工藝,管中窺豹,可以了解當時的冶金水平。
而且有極大的名氣加持,所以他們的佩劍價值非常高。
至于其他的兵刃,哪怕存在上千年歷史,價值也有限。
“這把劍應該是龍泉劍。”
陳建業語氣隨意,握著劍鞘,輕輕發力。
咔的一聲,劍身出鞘。
劍身上也有銹跡,不過相比于劍鞘,銹跡少了很多。
“龍泉劍也不行,賣不上價。”
楊浩明還是搖頭。
所謂龍泉寶劍,并非某一把劍的名稱,而是龍泉這個地區生產出來的寶劍。
自古龍泉善于制作兵刃,聞名天下。
所有龍泉出品的寶劍,統一可稱其為龍泉寶劍。
“如果是御用的寶劍呢?”
陳建業微微一笑。
“那倒是值點錢。”
楊浩明想了想,說道。
“浩明,你幫我問問鋪主,這把劍什么價,要是在八十以內,也不是不能買。”
陳建業隨口道。
他對于這把寶劍,欣賞的意義更大。
以后房間里放一把寶劍壓陣,更有意蘊。
就當增添自己收藏品的類別了。
過了一會,楊浩明返回,輕輕搖頭:“店家要一百三十塊錢,一分錢都不能少。”
“那就不要了。”
陳建業把手里的劍重新放回木架上。
看完了這家店的收藏,陳建業又托楊浩明問了兩個古玩。
價格都不大合適。
收益率連十萬倍都達不到。
與其花大價錢買它們,不如留著錢,用在收益率更大的古玩上。
出了這家店,陳建業繼續閑逛。
第三家店內,楊浩明和鋪主說明來意,之后他便跟在陳建業邊上,學習挑選古玩的本事。
陳建業發現店內,還有其他的顧客。
其中一男一女最引人注目。
倒不是他們長相或者氣度與常人不同,而是他們在挑選古玩的時候,會小聲議論。
陳建業耳聰目明,兩人的議論自然逃不過他的耳朵。
“這件鼻煙壺明顯是假的,琺瑯彩做的太粗糙,都不如我家的那件。”
“這幅扇子簡直是糊弄人,板橋先生根本不用扇子,上面居然還有板橋先生的印章,做的像那么回事。”
“這個茶杯肯定不是雞缸杯,我都不用伸手,就知道杯子表面不潤滑。”
多數時候,是男的在說,女的偶爾附和兩句。
陳建業瞟了兩人一眼,便自顧看著木架上的古玩。
他看古玩的速度非常快,十多分鐘就看完一排架子,之后和對面的一對男女,隔著木架,看木架上的古玩。
陳建業看到一個小小的青花瓷茶碗,碗表面青花發色明艷,圖形清晰,多看青花瓷碗幾眼,好像上面的人要跳出來一般。
茶碗帶蓋,屬于比較稀罕的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