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軋鋼廠的熱得快產品抵達維多利亞港口,代理商拿到貨,需要再轉一部分資金。
這一部分資金就有得商榷了。
并非代理商不打款,而是對外貿易部對這一部分資金有別的使用途徑。
例如將這筆款項留在港城,采購其他的物資,再運回國內。
這樣有個好處,錢不用流動,華國需要的物資就回來了,少了很多審批流程。
而葉部長的意思是,華國采購物資的步驟先走一步,等給港城供貨的輪船過去,卸完熱得快之后,再把華國在港城采購的物資帶回來。
可以讓輪船少跑一個來回,物資運輸效率更高,還更加省油。
效率高,但對流程的要求也更高。
葉部長主要想要推動這塊的工作。
等代理商銷售完貨物,結算最后的尾款,這倒不是什么問題。
對于華國而言,幾十萬的款項雖然多,但重要程度肯定比不上采購貨物回來的迫切程度。
陳建業認真聽著。
他發現這個時代的人其實很聰明,可能他們沒有成體系的物流管理經驗或者供應鏈管理經驗,但其實已經在做這類事情。
受制于環境,設施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約,他們無法做到很好,也足夠讓陳建業暗暗震驚。
被葉部長點名的各個領域的領導,紛紛匯報工作。
會議進程有條不紊的推進。
一個小時后。
“大家伙還有什么事?”
葉部長目光巡視一圈,問話。
“領導,我有事提議。”
楊亮平舉手。
眾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說。”
葉部長惜字如金。
“這位同志叫做陳建業,是熱得快產品的發明者,今天軋鋼廠晨會,他提出了幾條很不錯的建議。”
“建業同志,你站起身跟領導匯報工作。”
楊亮平將陳建業介紹給眾人。
“大家伙,我叫陳建業。”
陳建業起身。
“你就是陳建業啊,真年輕,小伙子很不錯,做的很好啊。”
葉部長眼中滿是欣賞之色,連連贊嘆。
他開口表揚了,其他領導自然附和。
“真是英雄出少年。”
“我記得陳建業同志是四九城先進人物,了不起啊。”
“國家應該給陳建業同志頒獎,研發出熱得快,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太大了。”
眾人好評如潮。
“謝謝領導稱贊,我現在在紅星軋鋼廠技術辦公室擔任副科長一職,研發出熱得快,只是做了我個人的本職工作。”
“早會上我提議,紅星軋鋼廠生產的熱得快,打上我們紅星軋鋼廠的標志。”
“理由有三。”
“一,做出我們紅星軋鋼廠的品牌,品牌是一家生產單位的護城河,例如酒水中的茅臺,五糧液....”
“二,防止接下來市場上出現跟風模仿,粗制劣造的熱得快產品,敗壞我們軋鋼廠熱得快的聲譽......”
“三,提高我們作為生產廠家,對代理商的管理控制能力......”
陳建業說出自己的提議,這次他列舉的理由更加充分。
楊亮平臉上露出喜色。
陳建業的講話,比早會上更好。
葉部長神色驚詫,沒想到陳建業搞研發厲害,做生意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其他領導紛紛輕輕點頭,表示贊同。
“我覺得陳建業同志說的很有道理,你們覺得呢。”
等陳建業說完,葉部長表態。
他都表態了,其他人自然沒啥說的,紛紛開口贊同。
“楊亮平同志,這條信息你記錄下來,立刻執行下去。”
葉部長吩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