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業同志,你發明的熱得快,放在港城非常暢銷,預計可以為國家創造起碼三百萬的外匯進賬。”
“領導都高興壞了,上報到國武院那邊,這件事算是我們對外貿易部今年最大的驚喜。”
“比一萬噸糧食還讓人高興。”
章君鋼說道。
“是啊,一萬噸糧食得多少農民種地,收割,打包,累死多少人。”
“熱得快只要軋鋼廠生產就行,一天能干幾百個,一個月就是幾萬個,咱們能賺幾十萬的外匯。”
“這比種地來錢快太多了。”
曹柴接話。
“領導說要發展科技,我之前一直不懂,這次看到熱得快的效果,我全懂了。”
“種地一百年也比不上搞研究,陳建業同志,你真的是天才。”
龍啟文一臉敬佩道。
“你們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熱得快能夠研發成功,是項目團隊成員的功勞。”
陳建業客套。
通過和三人的溝通,陳建業了解了很多,收獲頗豐。
也更加堅定了他要繼續研發,幫助國家賺取外匯的想法。
對于他來說,只是把后世的一些產品提前放到這個時代落地。
但對于國家來說,簡直是天降甘露。
火車抵達天津,四人找了個飯店吃了頓飯,坐上前往港城的輪船。
“咱們要在輪船上待二十個小時,水面不平穩,你要是覺得不舒服,可以多待在房間內。”
章君鋼擔心陳建業暈船,提醒。
“謝謝。”
陳建業點點頭。
很多北方人暈船,因為他們從小接觸水的機會不多。
人站在船板上,船一直處于飄蕩的狀態,晃晃悠悠的,讓人找不到腳踏實地的感覺,心里發慌。
有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暈船。
幾人上了船,大部分時候都在自己的小屋里面待著,緩解因為船體飄蕩帶來的身體不適感。
直到第二天早上。
陳建業躺在小床上,聽到外面的喊聲。
“到了,那邊就是維多利亞港。”
“嘿,這么大的港口,要是在天津就好了。”
“得了吧,每次你都這么說。”
“咱們天津以后也會變成這樣。”
眾人看著遠處高聳的建筑,激動議論。
陳建業走出小屋,來到船舷上。
“陳建業同志。”
章君鋼打招呼。
“章君鋼同志,我們到港城了嗎?”
陳建業問道。
“再過十多分鐘就到了,你看,那就是維多利亞港。”
章君鋼伸手指著遠處的建筑。
陳建業看著維多利亞港,腦海中浮現很多名字。
六十年代的港城,是一片富饒沃土,遍地黃金。
由于國家大力發展,需要非常多的物資,同時對外銷售大量物資。
這些物資都從港城進出。
小小的港城吞吐海量物資,極大的促進了港城繁華。
再加上大量沿海居民偷渡,十年間,總計數百萬壯丁涌入港城,為港城提供了非常多的廉價勞動力。
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哪怕港城什么都不做,也會被背后的大陸推舉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這便是港城經濟騰飛的基礎。
且在未來三十年時間內,不會變動。
所以,陳建業一定要來港城,在這里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天時地利人和,他都要攬在手里。
輪船緩緩靠岸。
陳建業跟隨章君鋼,來到排隊檢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