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許提那個人,那個人是個賣國賊,他已經死了。”
“可是是以前你讓我叫魏爸爸的呀。”小孩子哪有那么多彎彎繞繞的?
“我以前也是被他騙了,你以后不許再提他了,知道嗎?如果被別人知道你和一個漢奸和一個賣國賊認識,他們也會把你當成漢奸,當成賣國賊的。
知道那漢奸,那賣國賊的下場嗎?”
爾杰懵懵懂懂的搖頭,“不知道。”
“看見街上那些游行示威的人嗎?那些人會把漢奸和賣國賊給活活打死。”
爾杰被嚇得一個瑟縮,果然以后再也沒有提起過魏光雄,學習也認真了許多,讓王雪琴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在這場戰爭當中,馬家也捐獻了不少財物,除了必要的流動資金,詩意把多余的錢全部換成了古董。
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這兵荒馬亂的時代,黃金是硬通貨,而那古董?不能吃,不能喝的,除了有些個物件的確有使用價值,大伙兒更愿意把它換成黃金。
楊玉環得到這些古董之后就把他們運往hongkong,那邊現在是租界,國內的紛紛擾擾影響不到那邊,但總有一天會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也不算把東西帶出國門了。
一個世界又一個世界,在差不多的時間線上徘徊,詩意其實覺得挺無聊的,但有些事情,該做還是得做。
辦藥廠,做武器,前者詩意駕輕就熟,親力親為,后者把武器圖紙,交給了她看好的革命隊伍。
她做這些的時候,也并沒有想著做好事不留名,而是明明白白的讓人家知道,就是自己做了好事。
雖然到時候戰爭勝利以后,自己不打算留下來趟這趟渾水,但是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孫后代再一次回到這片土地上的時候,有前輩做出來的貢獻,他們的路也能好走一些。
兒行千里母擔憂,對于兒子的每一次回信,王雪琴都視為珍寶,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她把這些信件放在一個專門的盒子里,每次打開都會感到一種深深的思念和牽掛。
然而,打仗并不是一件穩定的事情,軍隊經常需要轉移陣地,這使得通信變得非常困難。有時,他們會因為戰斗的緊張而無法及時寫信,導致與家人失去聯系。有時候,信件也可能被戰爭的混亂所耽誤或丟失。
因此,王雪琴常常擔心兒子是否安全,是否吃得飽穿得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