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依成功創辦聾啞人學校后,詩意雖然還是有自己的事業,但是也一直關注著聾啞人學校的事情,盡自己所能對依依提供了一些幫助。她們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并找到了許多更好的教學技巧和方法。這段經歷讓詩意對聾啞人群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同情。盡管她無法再次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她決定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幫助聾啞人。
回到現實世界后,詩意將她在那個世界積累的教學經驗整理成一本詳細的手冊。這本手冊包含了她和依依多年來的實踐成果和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為更多的聾啞人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寶貴的參考。此外,她還向當地的聾啞人互助平臺捐贈了1000萬元,用于支持聾啞人的教育和生活改善。有從那個世界帶過來的金銀,這1000萬元也不算太多。
在短暫的休息之后,詩意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一覺醒來,她發現自己正與一個小女孩一同躺在一張硬板床之上。那堅硬的床板,硌得人渾身發痛。她強忍著疼痛,撐起身子坐起,這才驚覺自己竟也變成了一個小孩!
過了好一會,詩意才將這具身體原主的記憶全部吸收完畢。至此,她終于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了。
“青青河邊草,悠悠到海角……”一首熟悉的歌謠在她腦海中不斷地回蕩著。
青青河邊草,既是一句歌詞,也包含了男主,還有兩個女主的名字:青青,何世緯還有小草。
而他現在的身份就是主角之一小草的孿生姐姐小花。
然而,對于劇中的少爺和小丫鬟之間的私奔,他們本人是否感到幸福,詩意并不知道,但作為他們的孩子,詩意只覺得一點也不幸福。
畢竟,大少爺除了會讀書識字之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而小丫鬟除了會紅袖添香,也沒有其他的生活技能。這樣的兩個人離開了豪門內院之后……
果然,沒過多久,大少爺,也就是傅元凱就生病了,并最終去世。而丫鬟出身的朱淑蘭根本無法養活兩個孩子,于是只能帶著兩個孩子和傅元凱的尸體回到傅家去見爺爺奶奶。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那時的傅老爺正因喪子之痛怒火中燒,固執地認定朱淑蘭是害死了他兒子的兇手,對她恨之入骨,堅決不肯接受那兩個孩子的身份,無情地將朱淑蘭逐出了傅家大門。
朱淑蘭本就是一個柔弱女子,并無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強大內心,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她的精神世界徹底崩塌,淪為了他人眼中的瘋子、神經病。
好在她的母親朱嫂尚存人世,心疼地將她接回身邊悉心照料。但照顧精神失常的女兒已然讓她疲憊不堪,對于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小孫女,她實在無力撫養。
無奈之下,她只能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將這兩個小丫頭送走,尋覓一個沒有子女的家庭收留她們,將這段身世秘密深埋心底。
然而,在那個時代,男孩被視為珍貴的寶物,而女孩則命運多舛,無數無辜的女嬰成為犧牲品,或被溺亡于水盆之中,或被遺棄在路旁。又有誰會愿意領養這樣年幼的兩個小女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