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古麾下左谷蠡王訕訕一笑,尷尬的坐下,不再言語。
這時,又有一人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我匈奴并不以年歲看人,但閣下說話未免太過不把我們放在眼里,匈奴勇士三千萬人去換一個檀石槐,閣下這是何意,莫非我匈奴的命很賤嗎?”
荀彧看他,腦海里有印象,卻忘了是誰,之前塔古介紹的時候沒太注意聽,也沒有放在心上。
“匈奴是人,鮮卑也是人。檀石槐是人,刀蒙單于也是人!”
荀彧轉頭面向刀蒙,“單于明鑒,在下斗膽問單于一句,若檀石槐不死,當下八千萬匈奴大軍,未來命運將會如何?”
而后不等刀蒙回復,荀彧又道:“之前左賢王塔古出使我家將軍領地時曾說,若是不出意外,匈奴大軍只能抵擋三個月時間,如今過去了這么久,兩個月已是極限。敢問單于,兩個月后檀石槐發起總攻,難以抵擋之下,匈奴又該何去何從?”
一時間,帳中無人說話,氣氛沉悶。
良久之后,刀蒙才說道:“屆時若無法抵擋,我自會率領匈奴北上,去尋找新的棲息之地。”
荀彧臉上露出笑容:“北上苦寒之地,且不說人生地不熟,就算真有可以棲息之地,單于是否想過,在這北上的途中,大軍人困馬乏,病痛多災,等到真的找到了可以棲息的地方,八千萬匈奴大軍、數億匈奴平民,還能剩下多少?”
荀彧沒有說太多,僅僅只是把匈奴今后所要面臨的情況列出,讓他們自己去想答案。
而這個答案,就是荀彧回答之前那人問題的答案,這里面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那就是檀石槐不死,則匈奴必定遠遁,無法在生活了這么久的家園繼續存活,他們就必須要尋找新家園,但是在尋找新家園的過程中,傷亡必定是很嚴重的,搞不好還不止三千萬人那么簡單!
“若檀石槐不死,則匈奴必敗!”
荀彧站在帳中,侃侃而談:“敗,就要被迫離開世代棲居之地,且不說屈辱有多大,單單就只是遷徙過程中的傷亡,諸位心中應該有數。”
“而單于若有大氣魄,敢與檀石槐正面一戰,則我可代我家將軍承諾,匈奴敗退之日,就是檀石槐身死之時!一旦檀石槐身死,則鮮卑必然大亂,縱使匈奴損失三千萬人,也依舊還有五千萬大軍可用,在鮮卑大亂之際適時反撲,沒了檀石槐的鮮卑,還能抵擋單于麾下鐵騎的沖鋒嗎?”
刀蒙眼中瞳孔一縮,顯然內心之中的驚訝是無以復加的,他開始縝密的思考其中利弊。
最終得出的答案是——可以試試!
因為與檀石槐交戰多年,他對于檀石槐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了,這個人有雄才偉略在身,氣魄也是千古含有,鮮卑在他手上必定會發揚光大!
但也正因為檀石槐大權在握,導致現如今的鮮卑權利空前集中,一旦檀石槐沒了,則鮮卑必然大亂,誰也不會服誰,他們只服檀石槐!
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和連無法像檀石槐那樣很好的統領鮮卑的根本原因,沒有檀石槐的本事,就無法讓鮮卑各部心甘情愿的臣服。
你是檀石槐的兒子也沒用,我們沒有漢人那樣的愚忠,我們只認強者!
檀石槐一旦倒下,則鮮卑必然會陷入內亂之中,除了檀石槐,刀蒙不會將任何鮮卑放在眼里,這個人太可怕!
可是,刀蒙心中也有疑惑,那就是如何擊殺檀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