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夜幕籠罩著古老的村落,月光灑在狹窄的青石路上,泛出清冷的光。風悄然無聲地穿梭在錯落的房屋之間,仿佛帶著某種神秘的使命。
村里有戶人家,姓李。李家的媳婦秀蘭剛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取名叫寶兒。寶兒的出生給這個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然而這份歡樂卻沒能持續太久。
寶兒剛滿三歲的一個夜晚,突然發起了高燒,小臉燒得通紅,嘴里不停地說著胡話。秀蘭和丈夫李福貴急得團團轉,村里的郎中被請來,開了幾副藥,可寶兒的病情卻絲毫不見好轉。
到了第三天的夜里,寶兒的呼吸變得微弱,小小的身體仿佛隨時都會被病魔奪走。秀蘭抱著寶兒,淚如雨下,李福貴則在一旁不停地搓著手,滿臉的焦急與無助。
就在這絕望的時刻,村里一位年長的阿婆來到了李家。阿婆看著奄奄一息的寶兒,皺起了眉頭,對李福貴和秀蘭說道:“這孩子,怕是丟了魂,得立筷喊魂試試。”
秀蘭和李福貴對視一眼,眼中燃起了一絲希望,雖然他們對這種神秘的法子將信將疑,但此時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阿婆讓秀蘭準備了一碗清水和三根筷子,然后將筷子并攏,在寶兒的頭上繞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詞:“寶兒寶兒,快回家,莫在外面游蕩啦。”接著,她把筷子小心地立在了碗中。
令人驚奇的是,那三根筷子竟然真的立住了!秀蘭和李福貴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既感到震驚又充滿了期待。
阿婆臉色凝重地說:“看來寶兒的魂真的在外游蕩,咱們得趕緊把他喊回來。”
于是,阿婆帶著李福貴和秀蘭來到了村口。此時,夜已經深了,四周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一陣涼風吹過,秀蘭不禁打了個寒顫,抱緊了懷中的寶兒。
阿婆站在村口,提高了聲音喊道:“寶兒——回家啦——”
李福貴也跟著喊道:“寶兒,快跟爹回家!”
秀蘭聲音帶著哭腔,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寶兒的名字。
他們的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顯得格外凄涼。然而,喊了許久,卻沒有任何回應。秀蘭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她看著阿婆,眼中滿是恐懼和無助:“阿婆,這可怎么辦?寶兒是不是回不來了?”
阿婆安慰道:“莫急,莫急,咱們再喊喊。”
就在他們快要絕望的時候,突然,一陣陰風吹過,風中似乎夾雜著一個微弱的聲音:“娘……我怕……”
秀蘭和李福貴激動地對視一眼,阿婆則趕緊說道:“寶兒,別怕,快跟我們回家!”
他們加快腳步往回走,那碗立著筷子的水被小心翼翼地捧在秀蘭手中。回到家中,阿婆看了看碗中的筷子,發現筷子依然穩穩地立著,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把寶兒放到床上,好好睡一覺,明天看看情況。”阿婆說道。
秀蘭和李福貴依言將寶兒輕輕放到床上,為他蓋上被子。折騰了一夜,三人都疲憊不堪,但誰也不敢合眼,都守在寶兒的床邊,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夜更深了,四周安靜得讓人害怕。秀蘭緊緊握著寶兒的小手,心中默默祈禱著。突然,她感覺到寶兒的手動了一下,她驚喜地看向寶兒,只見寶兒緩緩睜開了眼睛,眼神還有些迷茫。
“寶兒!寶兒你醒了!”秀蘭激動得差點哭出聲來。
李福貴和阿婆也湊了過來,看到寶兒醒了,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娘,我餓。”寶兒虛弱地說道。
秀蘭連忙起身去準備吃的,李福貴則對著阿婆千恩萬謝:“阿婆,這次真是多虧了您啊!”
阿婆擺了擺手:“孩子沒事就好,都是緣分。”
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就在寶兒恢復后的第二天晚上,秀蘭做了一個可怕的夢。
夢中,她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四周彌漫著濃霧,看不清方向。她不停地走著,突然聽到了寶兒的哭聲。她順著哭聲跑去,只見寶兒站在一個黑暗的角落里,小小的身體不停地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