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記得自己醒著的時候,還是大白天,而現在天色已晚,群星漫天,但自己最多也就睡了幾個時辰,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張三不由得感慨道:
“原來我們距離武魂城這么近嗎?才不到一天的路。”
比比東偏頭看著外面的夜色說道:
“沒錯,分舵距離武魂城確實并不遠,如果是快馬加鞭,或是敏捷型的魂師,可能還用不了半天。”
“不過我們只是進了武魂城的范圍而已,距離真正的城區,至少還需半日。”
比比東一邊微瞇著眼欣賞著漫天星辰,一邊說道:
“但是現在天色已晚,繼續趕路不太安全,就暫且休息了。”
不太安全?
張三很難想象有什么東西可以威脅到比比東這個八環魂斗羅,他仔細一想,記起他們現在也算是隱蔽出行,比比東應該是不想惹出事端來,才打算先休息等天亮再趕路。
這時張三想到另一個問題,他問道:
“分舵離武魂城這么近,安全嗎?”
自己之前所在的羅剎教分舵可不小,可能總共有近千人,不少還是魂師,甚至存在兩位數的高階魂師,魂圣、魂斗羅,乃至封號斗羅都有。
這股力量已經可以直接威脅甚至擊潰一些小國的國防了,就像一根滿是尖刺的狼牙棒,只要不是握在自己手上,放誰邊上都不會舒服到哪兒去,只會想著讓它離自己遠一點,或者干脆讓它“消失”。
比比東當然明白張三意思,她說道:
“武魂城的位置是天斗和星羅的中間,原則上的中立城。不管是天斗還是星羅的官方勢力都不好把手伸到這里,所以這里其實比你想的要安全。”
而張三立刻又問道:
“那……武魂殿呢?武魂城不是武魂殿管轄嗎?羅剎教和武魂殿難道其實合流了嗎?”
在張三印象里,羅剎教和武魂殿應該是兩個對立組織,兩大勢力在數百年前還是死敵關系,兩大勢力分別為了星羅和天斗兩個大帝國作戰。
只是在兩大帝國最終的對決中,依仗武魂殿幫扶的天斗帝國險勝了星羅帝國,居功至偉的武魂殿因此得到了大片土地作為封賞,并建起了一座屬于魂師的雄城,武魂城。
而星羅帝國戰敗后,除了割地賠款外,政局也發生了劇變,由于羅剎教是戰爭中的主戰派,主戰的羅剎教讓星羅帝國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同時,卻沒能帶領星羅帝國取得戰爭的勝利,導致羅剎教在星羅威望嚴重受挫,而且羅剎教在大戰中也損失了大量精銳,甚至曾經權傾朝野的大祭司竟也戰死,正是全教最衰弱之時。
而當時的星羅皇帝戴天問早就對羅剎教在星羅帝國的龐大勢力甚至祭司長老裹挾朝政的情況而感到不滿。
這位有為的帝王欲要大權獨攬,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大舉打擊本來作為國教的羅剎教。
結果之后不過十年的時間,羅剎教就被打下了神壇。
到現在羅剎信仰已經在星羅帝國被公開禁止,羅剎神的神龕和神殿也被推倒關閉。
在張三印象里這個千年大教雖然還沒有銷聲匿跡,但實際上也折騰不起多少浪花了。
不過張三在見識過那個羅剎教分舵后,也算是明白什么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羅剎教就算已經被打壓了一個多世紀,他們還是有超過一般民間勢力的體量。
盡管羅剎教會衰弱和星羅帝國尤其是皇室脫不了干系,但他們衰弱直接原因還是羅剎教大祭司萊恩德納和武魂殿大供奉千道流兩人的那場曠世大戰,據說那場戰斗激烈到改變了當地的地貌,導致該地從高山變山谷,直接地圖重繪。
而這場戰斗最終的結果是羅剎教大祭司戰敗被殺,他的死亡直接決定后面的戰爭局勢,讓勝利的天平向天斗帝國傾斜。
如果這位巔峰強者不死,羅剎教在星羅帝國絕不至于落到這般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