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折騰了半個月,羅葉終于把位置定了下來。
還專門帶著老爸老媽去山上看了一趟,說著自己的規劃想法。
于是羅文請了村里人幫忙,山上的桃樹地里又開始動工了。
“羅老三,你家這山上是要修來干嘛?”有來幫忙的村民詢問著羅文家的打算。
羅文也沒藏著掖著,也大方的告訴大家自己的打算,
“我這是打算等開了年桃花開了,請人來家里看桃花,喝喝茶。
這么好看的桃花沒人看也是浪費了,想著大家來看桃花,我收點茶水錢也是一筆收入嘛。”
正在幫忙鋪磚的一個村民說道:“這看桃花就看桃花,站在山下就能看。
萬一人家不愿意點你家的茶水,你這投入這么多,又是鋪路又是修棚子的,投入也不少呀。”
這想法也沒錯,這投入了,總要想著收回成本呀。
另外一個正在負責搬運磚塊的村民也說道:“就是,這桃花大老遠的就能看到了,人家不一定愿意消費呀。”
“沒事的,我這不是想著我們村家家戶戶都種了桃樹嗎?
這桃子多了,怕銷路不好,就想著,讓大家都知道我們村產桃子。
只要路過的人,知道我們村里產桃子,等桃子成熟的季節,大家愿意來地里采摘,
我們村里的桃子就不愁賣不出去了。”羅文說的也是真心話。
村里大部分人家趕集都是去周邊的三個鎮上,這些桃子成熟了,大部分也會流向周邊的三個鎮上。
但畢竟購買力有限,市面上的桃子多了確實影響價格。
自家種的桃子最多,這每年也是家里的一筆收入,到時也會受影響。
雖然自家每天也可以運一部分桃子去城里銷售,但相比于滿山的桃子來說,一天又能賣的了多少呢。
最好的辦法還是賣給小販,還有路過的行人。讓他們自己上門采摘,自家也能省點事。
“羅文說的這個也不是沒有道理。
去年我去鎮上賣桃子的時候,鎮上就有很多桃子了,也喊不起價,
你把價格喊高了,其他人也有人愿意降價的。
畢竟桃子多了嘛,也不好賣。”
“說的也是,關鍵是不只我們村種桃子呀。
去年我在蘇鎮上賣桃子,我還遇到有其他村載著桃子去蘇鎮上賣的。
只是那些村民離蘇鎮上遠些,來蘇鎮上賣桃子的人相對來說要少些而已。
但就算少,趕集的時候,賣桃子的人也多呀。”
“哎,誰說不是呢。什么東西都是一樣的,物以稀為貴,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于是這消息就在村里傳開了,畢竟村里也沒什么娛樂項目,大家都還挺喜歡聽八卦的。
羅文知道了也沒說什么,本來就是準備等開了年,打算要做廣告牌的時候去村長家說說這事的,現在大家知道了也是好事。
畢竟誰家不想自家的桃子能多一些人來買,能賣個好價錢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