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們這么大年紀的時候,天天在水泥廠里面打水泥,那水泥灰噴的滿身看不到一處干凈的衣角。”
在校園里走著,看到路上三三兩兩抱著書的小伙子、大姑娘們,羅文感慨了句。
人與人之間差距真的很大。
同樣的年紀,有人在無憂無慮的讀書,有人早已為一日三餐奔波。
羅文只希望盡自己所能,讓羅葉多讀點書,
不管以后的路咋樣,至少這前20年在學校內度過,也挺幸福的。
“老三,你20歲的時候,好歹還有份水泥廠的工作嘛。”
“我和你大哥,我們20歲的時候,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干活了。”
“每天一睜眼,就有干不完的活。”
“不管是晴天還是刮風下雨,一天不落,
起早貪黑,一年到頭,除了能解決個溫飽,也沒攢不下多少余錢。”吳友芳忍不住也感慨了句。
盡管自己和老伴也算是勤勞,地里,田里,山上的活一樣沒落下,家里養的家畜也不少。
但那年代就這樣,也不興去外面打工,全家人都在地里刨食,
一年到頭,只能說飽不死,餓不死,家里也不缺那口吃食,但要說家里有多少存款,是很少的。
不過相比于其他村子那些地少田少的人家,這已經算是很好了。
“大嫂說的是,以前的生活跟現在沒法比。”
“就說這吃飯,現在大家在家里吃頓飯,至少桌上也有兩個菜吧。”
“肉也不缺吧。”
“有時候吃不完,還有剩菜。”
“以前那年代,別說吃肉了,每頓飯能吃個半飽都不錯了。”
“更別提什么剩菜,更是想都不敢想,就連菜碗里面沾底的一點油腥都要刮來舔干凈。”吳淑芬牽著周夢,走在地磚鋪設的校園小道上,
看來回去還得督促大家努努力呀。
這生活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羅國貴看著這一眼望不到頭的校園,忍不住叮囑羅葉:“羅葉,你們這一代,你哥哥姐姐們是不愛讀書的,想指望也指望不上了。”
“現在就指望你給你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們做榜樣了。”
“你如果能考個好大學,我不只給你包個大紅包,
我還讓你大爺大娘,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們都給你包大紅包。”
羅葉:……二爺,你這餅畫的,真的是又大又圓。
其他人:……
羅國軍:“二弟,如果羅葉考上大學,不用你說,我一定把紅包封的厚厚的,我還給羅葉準備一份開學禮物。”
羅國軍又對羅葉說道:“羅葉,到時你想要什么禮物,你跟大爺說,大爺都給你買。”
如果羅葉能考上大學,羅國軍準備回老家大擺宴席,不收禮錢,讓族人都來吃席,熱鬧熱鬧。
當然這也只是在羅國軍心里想想,沒說出口,等羅葉考上了再說。
這年代考上大學的大學生不是沒有,只是在自家村子里少,平均一年能出一個正兒八經的本科生都不錯了。
很多時候要好幾年才能出一個正兒八經的本科生。
當然專科生還是能出幾個的。
村里大部分家庭,能不能考上大學,全靠孩子自己努力。
也沒什么想要花錢給孩子找個老師補補課的想法。
即使有時候有這想法,但補課費錢,很多家庭承受不起,或者覺得花這錢是花冤枉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