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掛著兩個黑眼圈,常年一副睡不醒的樣子,讀書也累人,不比干活輕松。”
“呀,還以為羅葉成績好,讀書輕松些呢,原來也不輕松呀。”
“干啥都不輕松……”
三個女人聊著天,不知不覺時間過的很快,
這邊的活干完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吳書容也收拾收拾去屋檐下的專門準備的禮臺處坐著了。
“李書記,早呀。”
“侄媳婦,早,快來坐,這邊有風扇涼快。”李書記盡管跟羅文家沒直接的親戚關系,
但他姓李,是李清那邊的親戚,按輩分來算,比羅文他們輩分高。
以前還喊名字,這不,合作的次數多了,兩家關系也近了,稱呼也改了。
羅文他們公司通過李書記的牽線搭橋還是接了不少項目的,就說咱鎮上各個村的村委會這活,也是靠李書記和村長牽線的。
當然事成后羅文他們也給了兩家人相應的介紹費,不能讓人家白出力不是。
“好,嬸子和妹妹她們還沒來嗎?”吳書容說的是李書記的妻女。
“沒呢,她們還在家,昨晚家里有頭母豬下崽了,忙活了一晚上,她們晚一點再來。”
“呀,恭喜呀,下了多少只崽,預定完沒?”這年頭村里養老母豬的人家比較少,誰家的老母豬懷崽,村里想養豬的人家都會提前去預定幾只。
村里買的豬崽知根知底,比市場上天天做生意想小販賣的豬穩當。
果然就聽李書記笑著道:“謝謝,這一窩不多,只有9只崽,
前幾個月就訂出去,本來想著如果下的多,就自家留兩只,沒想到這一窩有點少。”
家里的母豬下崽,也說不好,上一窩就有13只,以前產的少的時候,一窩6,7只,也正常。
“9只也不算少。”吳書容中肯評價道。
“是呀,確實不少了,關鍵是買的人多,有三家人都預定了。
本來之前想著如果能有個10多只崽,我就想買4只豬崽,等養大了,明年留一只過年時殺來自家人吃,
不過也不著急,這次就買3只,等改天有合適的再尋其他的。”
說話的人是,坐在旁邊抽著葉子煙的李四爺。
李四爺家在3個月前就預定了李書記家的豬崽,
當時也知道村里還有其他兩家人要買,
但想著這一窩估摸著也有個10多只吧,3家人分應該也夠了,沒想到這窩生的少。
總共才9只,自家人不可能獨占4只,都是鄰居,就退一步,少買一只就是了。
反正村里其他人家還有母豬,空了打聽下,有沒有合適的。
“對不住呀,四叔,我也沒想到這一窩產的少。”李書記對李四爺提議道:
“今天正好聚的齊,到時你可以打聽打聽,我記得村里有好幾家的母豬都懷上了。”
“沒事,沒事,3只夠了,先養著,慢慢尋。”李四爺忙擺手,多大點事。
“你家那是不是公豬種不好?你要不要嘗試換一家呢?”吳書容提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