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早晨,
就連空氣都格外清新。
春回大地,處處都洋溢著蓬勃的生機。
田野,像是被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重新著了色。
嫩綠的小草,從土里探出了小小的嫩芽,好奇的張望著這個嶄新的世界。
遠處的山巒,也漸漸褪去了冬日的舊衣,披上了一層淡淡的綠裝。
村里的社員們也開始忙碌了起來,忙著往稻田里灌水......忙著翻整好土地。
準備播種新一年的希望。
與此同時,
還有一個好消息在整個燕山大隊炸開了鍋。
讓整個燕山大隊的村民都為之沸騰了起來。
他們燕山大隊,
要在村里修建學校了!!!
年初三的時候,大隊長和老村長登門拜訪了沈老爺子和盛家老爺子。
談話間......
在聊到關于燕山村未來的規劃之后,
大隊長高興的表示,村里的集體已經累積了一部分的資金。
相信只要再努力個幾年,村里就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用來建設學校了。
到時候,
村里的孩子們個個都有學上。
那些因為上學的路途太遠,不放心孩子...或者耽誤孩子干活...不讓孩子們去上學的父母,也再沒有了阻止孩子們去讀書學習的理由。
而且......
村里有了學校,這附近幾個村子里的孩子們,就再也不用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去上學了。
沈家老爺子和盛老爺子聽了大隊長的話,幾乎沒有過多猶豫。
當即就表示,他們愿意為了孩子們的學習和教育出一份力。
村里能夠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是件好事。
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樂意支持的。
孩子們才是祖國的未來!
是祖國的希望!
捐一些錢,就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們接觸到課本,接受到教育,他們又何樂而不為。
倆人當即表示,愿意為孩子們的教育出一份力。
兩人都給村里捐贈了兩百塊錢,用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收到400元巨資的大隊長和村長,當即感動的老淚縱橫。
對著盛老爺子和沈老爺子感激的道謝聲不斷。
他們鄭重的表示,會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絕對不會辜負了兩位老爺子的善心和信任。
收到捐贈的當天,村干部們就聚集在一起召開了一個會議。
他們決定要先把建校的事情,盡快落實下來。
因此,
初三當天,村里的幾個村干部們就風風火火地開始準備起了申請材料。
然后由大隊長直接騎著自行車去公社,向公社提交了建校申請。
為了能快點通過審批,大隊長直接和公社的領導攤牌了。
表示他們村里有好心人捐款建校,政府部門不必擔心建校的經費問題。
也不需要政府部門撥款建校的經費。
果不其然......
有了大隊長這番話,
公社那邊很快就通過了審核,申請材料也很快被遞交到了上級部門。
經過一系列的申請和審批流程。
公社那邊今天終于給村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燕山大隊的建校申請,上面各部門已經審批通過了。
從現在開始,
村里就可以開始組織人手,準備建筑材料,動手修建學校了。
這個好消息一傳開,
整個燕山村就如同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巨石,瞬間掀起了層層振奮人心的浪潮。
讓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起來!
老人們那爬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下好了,咱們村里的娃娃在村里就可以念書了,這刮風下雨的,再也不用擔心娃娃掉河里去咯。”
婦女們也圍聚在村頭的老樹下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手里的針線活也暫時停了下來。
她們一邊笑著,一邊暢想著等新學校建好...自家孩子能坐在村里的學校讀書識字的模樣......
那聲音里的喜悅,是怎么也掩飾不住,
:“以后咱們村里的孩子,再也不用早早的起來,走大老遠的山路去公社那邊上學了。”
而村里的孩子們更像是一群脫韁的小野馬,滿村子的奔跑歡呼著,
:“要建新學校咯!咱們村里要建新學校咯~”
那股興奮勁兒,就仿佛他們已經坐在了明亮的教室里。
一個個的小臉漲的通紅,眼中滿是欣喜和期待的亮光。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猜測著等學校建好以后會是什么樣子。
尤其是村里那些被父母拘在家里干活,不讓去公社上學的孩子們,眼里全是好奇和向往。
要是以后村里有了學校,她們是不是也可以去上學了?
她們可以早一點起床,把該干的活早早的全部做完,
這樣......她們是不是就可以去學校讀書識字了?
哪怕站在教室外面旁聽也行!!
一時間,整個村子都沉浸在了建校的喜悅與期待之中。
而這股期待如浪潮般......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孩子們的未來,在村子里的每一個角落洶涌澎湃的流淌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