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新來的女知青,在王愛國和劉建軍的幫助下,很快就把她們的東西全部搬去了小院。
由于這次新搬來的三個都是女知青...
劉文澤主動提出,自己可以搬去江北隔壁那間空房,他們幾個男知青住在一邊,讓她們三個女知青住在另外一邊。
這樣大家生活上,各方面都會方便許多。
幾個女知青自然是樂意至極,還因此對劉文澤這個人的感觀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長相帥氣,斯文體貼,雖然性子沉默寡言了點,但三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還是非常不錯的。
然而......
劉文澤的內心卻是:不想和其他女知青有過多的接觸罷了。
......
傅年華因為需要建房子,所以就只能暫時住在了知青點。
不過他也沒閑著,吃完午飯就去村里轉了一圈。
最后看中一個位置偏僻的空地,就去找了大隊長。
帶著大隊長去了他看上的那塊地方,在得到大隊長的準許后,當即就和大隊長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他想蓋個單間,旁邊再搭個小廚房,和洗澡間。
到時候在洗澡間里修個蹲廁...
生活方面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和大隊長說完自己的想法,詢問了一下修建這樣的磚瓦房需要多少錢,得到大隊長大概的預算之后...
傅年華直接從口袋里數出比預算多出二十塊錢,交給了大隊長,讓大隊長幫忙找人工和物料,盡快把房子建起來。
大隊長也不含糊,接過錢,就表示會把建房的支出明細全部記錄下來,到時候多退少補。
傅年華點點頭,真誠的感謝了大隊長一番,又給大隊長塞了幾張布票和工業票以示自己的謝意。
大隊長自是不愿意收,幾番推脫之下,終究扭不過他,只好無奈作罷。
可俗話說得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收了傅知青的幾張票,大隊長對傅年華建房子的事情顯然更加上心了。
物料方面他都是親自把關,找的人手,也是村里老實本分,做事踏實勤快的。
每天一有閑暇,他便會跑去施工地監督進度。
在他的‘密切關注’下,不過短短幾天時間,房子就已經修建好了。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充足的人手,和他們豐富的經驗。
房子建好,通風了兩天,傅年華就帶著自己的行李搬進了新家。
新家位置偏僻,離村里有一段距離,倒是和牛棚的位置離的比較近。
傅年華很滿意這個地方!
視野開闊、環境清幽、沒有鄰里的干擾、可以生活的很自在。
.......
幾個新知青在安頓好之后,又休息了一天,就開始要上工干活了。
兩個男知青被大隊長安排跟著幾個老知青去水田里面除草。
幾個女知青,則被大隊長安排一人跟著一個嬸子,去山腳那片廣袤的棉田里摘棉花。
如今正是棉花收獲的季節。
棉田里的棉花就像是被施了魔法般,競相綻放。
潔白的棉絮從棉殼里探出頭來,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天邊墜落的一朵朵的白云,在棉田里連成一片白色的浪花,美麗的令人驚嘆。
大隊長站在田埂上,扯著嗓子聲音洪亮地喊道,
:“大家伙都聽好了,今天咱們努把力,把這一片棉地的棉花都給摘囖,這可是咱們隊里重要的收成,大家都麻溜的,手腳麻利點,把炸開的棉花都給我摘干凈。”
:“知道了,大隊長。”
:“保證摘的干干凈凈。”
村里那些熱情的嬸子們紛紛笑著應道。
摘棉花的活輕松,棉花也沒什么重量。
大家伙一人背著一個背簍,就涌入了棉花地。
村民們動作嫻熟,雙手快速在棉花團里穿梭,沒過多久,就把身后的背簍給裝滿了。
幾個老知青的速度,和村民們不相上下,幾乎和村民們前后腳的時間,就填滿了自己的背簍。
唯有幾個新來的女知青,初來乍到,手法明顯生疏,在嬸子們的熱情指點下,也很快掌握了技巧。
一時間......
棉田里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嬸子們一邊摘棉花,一邊說著閑話家常,棉田里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只不過...
這摘棉花的活雖然簡單又輕松...
但到了半上午的時候,棉花地里還是發生了意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