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師眼前一亮,“懸絲診斷”他可是知道的,覺得莊海不會胡說,這種醫學上的手段,用于鑒寶,他第一次聽說,頓時來了興趣。
“井底之蛙,你睜開狗眼,看看就是,整天,譏諷人,有什么了不起!”莊海,反譏諷他。
轉頭客氣地宋掌柜幫忙,找兩根棉線,三十厘米左右,一定要等長,柔韌性強。
趙小東目光短淺,而顧掌柜,宋掌柜的和馬大師卻知道的,三個人,倒是想親眼目睹,有人使這種高技術的鑒寶手段。
宋掌柜的,聽完這句話,感到大事不妙了,少東家有可能,今天又要栽了。
無奈,找出棉絲,遞給了莊海。
莊海接過棉絲,試試柔韌性,看了看是否承受花觚的重量,應屬沒問題。
為了安全保見,讓宋掌柜又拿來海綿做為保護墊底,馬大師和顧掌柜,分別抓住棉線的一端,力道保持中立適直,兩邊平行等高。
讓兩根棉線平行,等高,是“懸絲診斷”的基本前提,否則后面的驗證也不會準確性。
趙小東不明事委,莊海到底在干什么,雖然心里不爽,倒也不敢再亂說,乖乖旁邊觀看。
東方姑娘和宋掌柜分在兩旁,在棉線下方,準備接四方花觚。
以求棉絲斷掉,花觚掉下,力保接住。
前期工作準備好了,莊海拿起花觚,將底座小心翼翼放在了兩根棉線上,叮囑道:“保持力度拉直,千萬別松手。”
趙小東又想開口,罵莊海時,東方麗珠,對趙小東這種小人,沒素質的人道:“放心,我和宋掌柜兩邊扶著呢?”
直到花觚在棉線上站穩,才輕輕松開了手,而手也保持一厘米左右的距離,避免掉了下去。
“你這是做什么?”東方麗珠,不解。
馬大師和顧宋掌柜,三人不語,只看莊海如何操作,把這種技術學到手再說。
莊海仔細觀察花觚,講解道:“青銅器的燒鑄成后,泥范被去掉以后,留下白小金屬墊片,有可能會被燒熔留在器物中,造成微小空腔。”
“尤其是這件花觚,造型美觀,工藝復雜,墊片很多,很容易混入空氣,產生氣泡,造成空心,越復復雜工藝,空心越多。”
“現代工藝非常高超,即便極力模仿,也無法做得如古代那般粗中有細,最明顯的,便是空心會很少。”
“也就是說,真品由于氣泡多,均勻不一,真品氣泡不一處,往往一邊多,一邊少,壓在棉線上,無法立穩。”
“而這尊花觚,卻能立穩,不倒,足證明他是現代仿品,假貨是沒有氣泡,與手工工藝之差異!”
“你從哪里來的歪理,左右一樣重,難道就贗品,這根本不足以服人!”趙小東,無恥地否認,堅決不承認。
古代的鑄造技術不好,即便青銅器物左右對稱,也沒有辦法做到兩邊重要一樣,氣泡決定了重量。
但現在進入了高科技了,用電汽燒鑄術,能做到質地一樣,左右無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