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嬅本來以為看到如懿和太后爭斗的樣子會開心,沒想到心里卻有點不舒服。
要是平時看到這兩人爭斗,瑯嬅一定看好戲。但是兩人都是為了自己孩子,瑯嬛也做不出落井下石的事情。
因為瑯嬅從這件事上更加看清了封建社會女子的悲哀。
縱然高貴如太后和如懿,也決定不了自己孩子的命運。
不過不管瑯嬅對這件事的感慨有多少,弘歷的決定最后還是下了。
因為前朝有大臣提醒弘歷,如果把太后的女兒嫁去蒙古,那太后的勢力會更大。
弘歷考慮到這一點,就決定犧牲自己的女兒。女兒和江山相比,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的。
其實弘歷也是被太后騙了,那個給弘歷提醒的人顯然是太后的人。
其實要瑯嬅說,大清的公主想要在蒙古掌權基本上是很難做到的。
除了極個別幾個,哪個公主嫁到蒙古不是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
太后的女兒顯然也不具備統領蒙古的能力,因此弘歷的擔心是多余的。
而太后和如懿聽到皇上的旨意之后,反應不一。
太后很高興,她慶幸可以留一個女兒在自己身邊。不過這次的事情還是讓她后怕不已,因此想趕緊給姮婥挑選一個駙馬。
這下她也不想再把女兒多留幾年再嫁出去了,不管怎么樣趕緊先把婚事定下。不然再來這樣一次,她可不一定能保住女兒。
而另一邊的如懿則是抱著女兒哭的不能自已。不過縱然她再傷心,也不能改變這個既定的事實。
她也只能強打起精神,多給女兒準備點嫁妝,以免嫁出去后受欺負。
這次的事情給如懿打擊很大。這么多年來,她就景兕一個孩子,她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了。如珠似寶的養這么大,卻要嫁去苦寒之地。
就算弘歷這兩天一直陪在她身邊,也不能讓她高興起來。
公主和親這件事,不僅讓幾人心緒難安,這次出巡的興致也敗的差不多了。于是弘歷下旨,帶著眾人又回宮去了。
作為皇后,景兕的婚事瑯嬛也需要操持不少事情。
不過還沒等她緩一緩,她親兒子永璉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等景兕的時候,弘歷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年紀。
但是永璉永璜他們的親事都沒有定下,所以第二年的選秀就照常進行。
弘歷此時對自己的兒子還是有點慈父之心的,而且他的性格也沒有變成原劇情后期那么變態的樣子。
因此給兩個孩子選的都是大家族家的女兒,永璉的福晉是瓜爾佳氏,瑯嬅私底下讓人查過這個女孩沒有什么值得詬病的地方,是個很適合當嫡福晉的人選,也就沒有反對弘歷的提議。
不過瑯嬅心里還是有點不得勁,沒想到她已經到了可以做奶奶的年紀。
宮中兩位阿哥大婚之后,弘歷就安排他們進入前朝學習政務,永璉也開始離開尚書房,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為了不挑動弘歷那根敏感的神經,瑯嬅私底下特意叮囑永璉一定不要冒頭,弘歷交給他什么他做好就好了。
就算有能力也不要做得太好,遇到事情多請教他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