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就是弘歷的身體損傷得比較厲害,他的心情大受影響,前朝后宮都噤若寒蟬,不敢做可能讓弘歷生氣的事情。
對于魏嬿婉來說,她的寵愛當然大不如前,畢竟弘歷的氣還沒有消,但是當下她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她就還有翻身的機會。
當然,這次瑯嬅也受了弘歷的奚落,當時弘歷醒來后,瑯嬅就向他請罪,雖然弘歷自己也知道這件事情和瑯嬅無關,但是人總是習慣把責任推脫到別人身上。
瑯嬅也不在意這些,弘歷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面給瑯嬛沒臉,只是私底下說幾句罷了,不痛不癢的,又不影響什么。
這件事情過后,弘歷倒是消停了一陣兒,每天按照太醫的醫囑休養生息,但是這東西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每天吃的口味清淡,還要喝一些藥物或者藥膳,弘歷很快就堅持不下來了,就連魏嬿婉,當時對她那么生氣,現在也慢慢氣消了開始召見她。
恰逢太后六十周年,于是提議趁機選秀充盈后宮。
但是弘歷還是放不下對太后的忌憚,因此不想讓太后插手此事,后來將這件事情交給了瑯嬛。
瑯嬅作為皇后,在這種事情上無法推脫,只得按照弘歷的想法來。她主要就是走了個程序,選人的事情王權沒有插手,因此這次進入后宮中的人都是弘歷選的。
弘歷這次也不知道為什么改變了自己的愛好,選了幾個蒙古貴女進宮,不過最大的可能就是基于政治的考量。
這是弘歷登基后選入的第一批蒙古人,幾人進入后宮后,按照規矩給瑯嬛請安,瑯嬛照例給了賞賜。
可能是這幾個蒙古貴女的身份也不是太高,因此進入后宮中的這幾位位份最高的也就是個貴人。
這讓那些自詡身份的蒙古貴女很不滿,特別是恪貴人,她一心想效仿孝莊太后,恢復蒙古貴女在大清后宮中地位。
但是她野心勃勃的來,卻被封了一個小小的貴人,這讓她很不滿。但是她又不敢抱怨弘歷,因此對和她一樣都是貴人的魏嬿婉看不順眼,找個機會就想諷刺一下。
但是她和魏嬿婉還不一樣,別看魏嬿婉現在只是一個貴人,但是人家是從妃位下來的,而且現在還馬上又要生了,只要孩子出生,她的位份很有可能恢復到嬪位。
因此兩人是兩看生厭,誰也不饒誰。
這幾個蒙古來的妃子顯然還是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從康熙朝開始,大清后宮中蒙古妃子的地位就越來越低,基本上就是當個吉祥物的存在。
但是她們卻認不清自己的身份,最后也只能是自己吃虧。
果不其然,剛進宮的時候,弘歷礙于蒙古的面子還寵愛了幾天,慢慢的她們就開始和后宮中那些不受寵的妃子一樣泯然眾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