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宣見了朝中大臣,宣布等他死后,讓永璉登基上位。
如此,下一任皇帝的事情算是安排妥當了,剩下的時間里,弘歷見了如懿,可能是想在最后時刻見一下這個他算是付出真心的女子。
兩人說了什么其他人都不知道,但是關注弘歷的瑯嬅知道,主要是害怕弘歷在最后時刻心軟,給如懿留下什么不合適的圣旨,之后會影響永璉,讓永璉難做。
還好兩人也只是說了些感情方面的事情,瑯嬅也就不用再擔心了。
過了一會兒,瑯嬅在外面聽到了如懿的哭聲,隨后傳來太監悲切的聲音:“皇上駕崩了”
如此,一切塵埃落定。
之后的幾天,眾人忙著弘歷去世和新帝登基的事宜,瑯嬅雖然忙,但是心里卻很高興,因為這個任務她終于快完成了。
在大清生活了這么多年,終于沒有人可以管著她了。
永璉登基后,封太后為太皇太后,封瑯嬅為皇太后,其他人都都做了封賞,包括他的兄弟姐妹。作為清朝史上唯一一個集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的女子,瑯嬅的地位很高。
在處理完所有的事情之后,瑯嬅把宮中這么年經營的人脈都交給他。主要是瑯嬛擔心永璉會吃女人的虧。
永璉這么多年只看到他皇阿瑪的孩子都平安健康長大了,卻不知道后宮那些女子的手段有多么狠厲。
等三年孝期一過,他就得準備選秀,之后后宮的女子也會越來越多,一旦放松對女人的警惕,就難免在這方面吃虧,瑯嬛也只能盡力為他考慮。
至于朝政上的事情,瑯嬅不想插手,也沒有必要插手,以免最后鬧到母子失和的地步。
早在永璉很小的時候,瑯嬅就給他灌輸注重科技發展與大清外其他國家發展的想法,永璉也在瑯嬅面前說以后會打開海禁,并派人去大洋之外的其他國家學習觀察。
只要永璉能做到這一點,在發展本國科技的基礎上還不忘學習其他國家的優勝之處,并把這些想法交給他的繼位者,瑯嬅就放心了。
雖說這只是一個影視世界,瑯嬛也不想華國以后經歷那些屈辱的歷史,早早的有些防備就好,哪怕能避免一些傷亡,不要導致那么慘烈的結果也是好的。
之后瑯嬅就帶著弘歷的嬪妃去了圓明園久居,圓明園風景好,瑯嬅早就想一直待在園子里了。
走之前,瑯嬅還為那些嬪妃求了恩典,只要有阿哥的,等他們結婚后,都可以搬到自己孩子的府中居住。
那些嬪妃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開心,沒想到她們有生之年還能去自己兒子的家中生活。
等瑯嬅在圓明園居住了一段時間后,她又閑不住了,想出去游歷。來到大清這么多年,除了弘歷出巡的時候瑯嬛跟著出去了幾次,其他的時間大部分都在皇宮度過。
在宮中的時候最起碼還有些事情做,現在那些事情都交給了皇后,瑯嬛無事一生輕,就想趁著身體還好的時候出去看看。
跟永璉提了這個想法之后,他一開始也不太同意,畢竟瑯嬅是想微服出宮,很難保證母親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