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羹堯和華妃的得勢,前朝后宮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
華妃在后宮越來越囂張,基本上看誰不順眼,都可以懟上幾句,甚至可以隨便罰人。
當然,她是不敢在李靜姝面前嘚瑟的。這么多年,每次對上李靜姝,她就沒有成功的時候。
而為了對抗華妃,胤禛這段時間開始抬舉甄嬛。
不僅開始頻繁出入碎玉軒,而且還升了她的位份。在前朝也開始重用甄嬛的父親甄遠道。
其實皇上除了在女色這一方面上讓人詬病之外,在朝堂大事之上是沒有什么值得說的。
胤禛在朝政上一向勤勉,只是總有人給他使絆子。
先是八王殘存的勢力不斷挑釁他的權威,再是年羹堯和隆科多仗著從龍之功不將皇權放在眼里。
皇上一年到頭,就沒有個消停的時候。
而且,除了他親愛的十三弟,就沒有其他人能幫他了。
主要也是弘昐他們年紀還小,胤禛也不放心讓他跟那些老狐貍斗。
胤禛之所以選擇甄嬛作為年世蘭的對手。
一方面是他舍不得李靜姝,不想讓她參與到這件事上來。其實也是對李靜姝權力的一種限制。
另一方面,華妃跟甄嬛這兩個好像是宿敵一樣,從進宮開始就互相看不順眼。
華妃位高權重,甄嬛聰明伶俐。這兩人對立起來,表面上是甄嬛吃虧比較多,但是暗地里華妃也被甄嬛暗害過幾次。
之前華妃在甄嬛的好友沈眉莊放松警惕的情況下,推她到了錦鯉池,差點害了她的性命。
而甄嬛也趁機撤掉了華妃好不容易培養的近衛,讓她損失了一大筆人手。
而甄嬛的位份升了之后,她也愈發敢和華妃相斗。
而在皇上的寵愛下,甄嬛也迷失了自己。
她覺得皇上之前不寵愛自己的原因,是因為皇后在世,她才不得寵的。
沒看到皇后去世后,皇上對她立馬不一樣了嗎。皇上還答應她,只要她懷孕后,就讓她做一宮主位。
她一躍成為新晉寵妃,宮里的人都來巴結她,這種感覺讓她十分享受。
而后宮中,看得最清的,除了李靜姝之外就是宜修了。
之前皇上也想讓宜修跟華妃對起來,但是被她裝病躲過去了。
說是自己姐姐去世之后,悲傷過度而引發了疾病。
好吧,就算柔則死了,宜修也不會放過她,要榨干她的最后一點價值。
甄嬛和華妃斗得旗鼓相當,在華妃身上吃虧后,甄嬛就在皇上面前給華妃和年羹堯上眼藥,甚至談及政事。
只能說甄嬛是飄了。“后宮不得干政”的牌匾還立在后宮呢,她就敢插手政事兒了。
她還讓自己的父親暗中收集年羹堯貪贓枉法的證據。
而她在洋洋得意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皇上暗中看她的眼神有多么犀利。
想來她之后的下場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