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幾人帶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去感謝莊先生,要是沒有莊先生的教導,他們也不會有這樣的成績。
接下來盛長楓他們該準備的就是參與殿試,不過殿試基本沒有什么問題,只要不是太出格,名次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動。
趙曦也寫信給墨蘭說,自己一定要去偷偷看一看墨蘭的哥哥長什么樣子,跟墨蘭像不像。
不過就在盛家的人沉浸在兩人中舉的喜事中時,發生了一件出乎眾人意料的事情。不說破壞了盛家的好心情吧,也是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不過這就不關盛家人的事情了,而是顧廷燁那邊出了事。
眾所周知,顧廷燁的家庭很復雜。
顧家一共三個兒子,就三個都是嫡子,關鍵是這三個人的母親還都不是一個人。
可想而知,兄弟幾人的關系會有多復雜。
顧廷燁的弟弟還好,兄弟兩人沒有太大的矛盾。
他大哥顧廷煜就不一樣了,兩人基本上是勢同水火。顧廷煜的母親大秦氏是寧遠侯府的原配夫人,她在生下顧廷煜后不久便因為身體不好去世了。
大秦氏去世后,寧遠侯才又娶了顧廷燁的母親白氏。然而白氏嫁到顧家后也沒有多久就去去世了。
白氏的父親是揚州鹽商,家財萬貫,她是家中獨女,備受寵愛,本來應該嫁給其他人也會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但是當時顧家因虧空急需錢財填補,不然整個顧家都有可能被皇上治罪,于是他們便向白家提親。
白氏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到顧家后,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卻對她百般怠慢,看不起她商賈之女的身份。
顧偃開是那種典型的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人,明明是自己做了欺騙白氏的事情,是為了她的嫁妝來彌補朝廷虧空。把人家娶回來之后了白氏的嫁妝解決了自家的事情,卻轉過頭來將怨氣撒到了白氏身上,認為她妨礙了自己跟亡妻大秦氏之間的感情。
后來白氏無意中聽到小秦氏與顧偃開大兒子的對話,得知了顧偃開娶自己的真相。氣憤的白氏寧可離婚也不愿忍受欺騙,即使當時她已懷有二胎,仍要與顧偃開和離。在爭執時,情緒激動的白氏動了胎氣,提前生產,最終一尸兩命。
白氏去世后,寧遠侯又娶了現在的寧遠侯夫人小秦氏,小秦氏是大秦氏的親妹妹。
小秦氏對顧廷燁和顧廷煜都極為不滿,極力挑唆兩人的關系,讓顧廷煜從小就對顧廷燁充滿了敵意和算計,認為是顧廷燁的母親害死了自己的母親,他把顧廷燁當成了仇人。
而顧廷燁本身也不知道收斂,不長記性,從小到大,因為他大哥,他不知道受過多少委屈,但是還是沒有將顧廷煜放在眼里。
直到這次,顧廷煜給了他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顧廷煜從小就見不得顧廷燁好,得知他考中科舉之后,立刻向官家舉報了他。
顧廷燁年輕時口無遮攔,曾經為楊無端辯護,說皇帝對楊無端過于苛刻,毀了他的一生。
楊無端在劇中是一個有才華但科考未中的人,他流連于花街柳巷,屢次考試不中,口出狂言:中舉及第不如情寄花樓,皇上聽到后很生氣,不讓他再考。
皇上知道顧廷燁的話后震怒,他對當時懲罰楊無端可沒有半點后悔之心,如今一個毛頭小兒也敢隨意質疑他的決定。
于是他決定給顧廷燁和楊無端同樣的處罰,即取消顧廷燁的科考資格,并規定他五十歲以后才能再次參加科舉考試.
顧廷燁也算為自己的口無遮掩和狂妄付出了代價。
對于顧廷燁來說,或者說是對于任何一個考生來說,這樣的懲罰都是十分嚴厲的,相當于斷送了他整個人生。
就算顧廷燁找到罪魁禍首又怎么樣,還不是因此毀了自己的一生。
盛家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很唏噓,和顧廷煜關系最好的盛長柏更是一直陪在他身邊,陪著顧廷燁,兩人還想辦法看這件事有沒有挽救的余地,生怕對方想不開。
這當然是異想天開,官家做的決定怎會輕易更改,不然豈不是打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