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珀菲科特今時今日的影響力,駁回一兩道她認為不合理的命令并不是什么問題,就連女皇也不會因為這種事而責罰珀菲科特,但她還是輕易不會這么做。
說到底,即便是以珀菲科特今時今日的權力與地位,她也依舊需要顧及整個帝國的反應,真把自己活成曹操、董卓那樣的權臣,也是珀菲科特所不愿意的。
與之相比,珀菲科特更欣賞霍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珀菲科特覺得自己現在的定位倒也和那位廢立皇帝的霍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霍光除了劉賀還有宣帝可以選,而珀菲科特面前只有一個安妮長公主。
如果安妮長公主真的不足以擔當重任,珀菲科特一時半會還真找不出一個可以接替她的人選。
雖然皇帝不是必須的,但在這末日將至的關鍵時刻,任何動蕩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珀菲科特并不希望這種時候帝國的中樞發生巨大的變動和震蕩。
因為那樣意味著她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收拾局面,重新建立起來一套可以運轉起來的政治體系,這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
廢除帝制不是現在該考慮的內容。
所以即便明知道安妮長公主的表現不堪造就,珀菲科特也還是只能盡可能的把她往那個位置上推。
不過總體來說,安妮長公主的毛病其實并不多,也就是那毫無節制的同情和憐憫心而已。
同情和憐憫自然是兩種美好的品德,作為一位君主如果有這樣的品德,對于底層的民眾來說當然是好事。
這意味著她至少不會橫征暴斂,至少不會對百姓“被驅不異犬與雞”。
如果是正常時節或者和平年代,一個仁君的名號是少不了的。
除此之外,安妮長公主性格上并沒有大的問題和缺陷,該殺人的時候她也不會手軟。
至少在這段時間里珀菲科特安排她去清理朗頓的貪污問題,殺人的時候她可是一點都不手軟。
同時,作為軍人出身的皇室公主,安妮長公主在決斷能力上其實也不差,該做決斷的時候她并不會真的誤事。
而這也是珀菲科特愿意幫忙的理由之一,畢竟她正事上沒有耽誤,有一點毛病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況一個有著仁慈之心的君主,總比那種刻薄寡恩、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家伙來的好不是?至少不用擔心被卸磨殺驢。
雖說對于珀菲科特而言,她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
所以對于珀菲科特來說,安妮長公主作為皇位繼承人確實不算太合格,也不是當下最適合坐上那個位置的人,但在找不到人替代她之前,珀菲科特倒也沒覺得她哪里真的有問題必須被換掉。
但不管怎么說,被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還是讓珀菲科特很不高興的。
這也使得當她出城檢查那群貧民的情況的時候,臉色始終不是很好。
貧民、平民,一字之差,兩者之間的境遇可謂是天差地別。
生活在下城區的平民雖說生活也很艱難,但至少帝國還在為他們發放賑濟糧,而且他們大多有片瓦遮頭,晚上也有床可以睡,有被子可以御寒。
生活雖然艱難,但至少還能想辦法維持。
而城外的貧民就與之截然不同了,他們是真的字面意思的快死了。
就在珀菲科特偽裝身份,在貼身御衛騎士薩曼莎、教廷裁判官莎貝爾,以及暗中保護的女刺客克勞迪婭的護衛下來到朗頓城外,打算了解一下情況的當口,她就看到至少一車“尸體”在她面前被拖走。
之所以是打引號的“尸體”,是因為珀菲科特能夠清晰的感知到那輛車上的人并沒有完全死去。
一車十幾具真的尸體之外,還混雜著大概七八個沒有斷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