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很殘酷,但理性的思考讓珀菲科特并不相信人心。
她可以暫時為他們提供食物、衣服,御寒用的燃料,讓他們能夠暫時度過難關,不至于餓死,恢復到可以勞動的狀態。
但是讓這些人自食其力,不勞動者不得食,才是真正的拯救他們,而不是將他們從地獄里拉出來之后又一腳踹進泥潭。
然而這些人的素質實在是堪憂,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從未接受過教育,除了一把子力氣之外一無所有。
扔進礦井里當礦工珀菲科特都擔心他們把礦井挖塌,就更別說讓他們到工廠里工作,或者派去建設庇護所了。
對于珀菲科特來說,這些工作都是可以交給機器來完成的,不僅省心而且效率更高。
她之所以還在北境用人工來做這些工作,也僅僅只是讓北境的子民能夠有一份工作,而不是單純的被當成豬一樣養著。
她可以養活這些人,但她沒有理由養活這些人。
就好比原世界的某幾個國家,他們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按理來說應該可以充分的享受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發展優勢,但是低下的人口素質并沒有讓他們發揮出這一優勢,反而讓龐大的人口成為了國家的累贅。
所以不勞動者不得食是珀菲科特的堅持,也是她感到為難的地方,因為她實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地方能夠安置如此多的劣質勞動力。
畢竟就算是讓他們去修建庇護所,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水平的,建筑工可不是誰都能干的。
最基本的砌墻,如果連把墻砌成直的都做不到,那還是放棄這份工作比較好。
然而貧民窟的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這份能力,他們如果有,早在過去就找到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了,又何苦在這里忍饑挨餓呢?
帝國在過去可不是現在,大量的工作崗位在等著勞動力的加入,只要肯干活,找到一份工作還是不難的。
可是貧民窟里的人,大多都沒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他們只能干點零碎的體力活,談不上有什么技術可言。
所以即便珀菲科特愿意給這些人工作,他們能做的事情依舊非常有限。
就在珀菲科特想著這些人能夠干什么的時候,她也逐漸離開了貧民窟最糟糕的區域,來到了相對來說情況稍好一些的地方。
這里的街道相對來說沒有那么狹窄,也更為干凈一些,住在這里的貧民也相對來說狀態更好一些。
但對于珀菲科特來說,無論是這里還是剛才經過的地方,都是一樣的糟糕。
要說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或許就是這里有人在發放食物,而這里的人沒有像剛才那片區域一樣,如同活尸一般前來爭搶,反倒是有秩序的排著隊伍。
這顯然不是這里的人素質更高,亦或者是派發食物的人帶來了足夠的食物讓他們不用爭搶。
“有意思,居然對這些貧民施加了精神影響嗎?”珀菲科特注意到對方使用的小手段,但卻對此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