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珀菲科特的有意縱容之下,宣揚要限制珀菲科特權力的這些人并沒有受到阻止。
他們甚至向國民議會提交了一份彈劾案,要求對限制北境領主權力一事進行表決。
如果這份彈劾案通過,便意味著北境領主的權力要受到限制,珀菲科特不能再越過國民議會做任何事情,北境的一切政策都要在國民議會的監管之下,所有政策的執行必須要得到國民議會的批準。
這個提案如果從國家層面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將地方權力收歸中央,提升國家中樞的威望與權威,避免政出多門和中央與地方的政治斗爭,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但從北境和珀菲科特的角度來說,這件事就不那么好了。
北境是珀菲科特的封地,還是她一手開拓的疆土,她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國家才換來了如今北境在維克托亞政壇的超然地位以及政治上的獨立性。
甚至整個國民議會制度和內閣制度都是在珀菲科特的推動下才得以確立,現在卻要用這一套她建立的東西來限制她的權力,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黑色幽默。
當然,對于珀菲科特自己來說,這確實被她當成一個笑話來看。
因為沒有珀菲科特的允許,根本不會有這份提案;沒有她的允許,這些人也不可能進行煽動性的演講。
甚至沒有珀菲科特的允許,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走進國民議會大廈,而是會直接朝自己后背開八槍自殺,死后還被以叛國罪追究責任。
事情就是這么夸張,或者說在如今的維克托亞,珀菲科特所獲得的支持就是有這么離譜的高。
這些試圖限制珀菲科特的權力,在國家推行憲政改革的年輕人或許會覺得珀菲科特是個獨裁者,是個封建制度的保守頑固派,是自由與進步的最大敵人。
然而他們卻沒有想過,為什么珀菲科特在北境能夠有這么高的支持率。
他們從來沒有去試圖了解珀菲科特為什么會獲得北境民眾的廣泛支持,獲得包括工人、小商人、大資本家、貴族,甚至是皇室本身的支持。
這些天真而又單純的人,只是簡單的認為只要換上了象征自由與民主的憲政制度,進行了所謂的進步改革,就能夠讓國家變得更好,就能夠讓所有人都富足起來。
珀菲科特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支持率只是因為她掌握著權力,掌握著軍隊,壓迫著人民不得不支持她。
只要限制了她的權力,讓她無法再壓迫人民,民眾就必然會站出來反對她。
然而實際上,答案往往與他們所想的背道而馳。
因為珀菲科特得到民眾的支持和她擁有的權力之間的關系與他們所想的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