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空戰艦計劃的推進速度比預期慢了至少30%!這還是布蘭德利斯伯爵之前已經做了大量前置工作的前提下的結果,隨著項目的繼續推進,這個誤差只會越來越大!”內閣會議上,負責飛空戰艦計劃的工商大臣正一臉苦惱,向同僚介紹著情況。
在珀菲科特宣布引退之后,她所負責的工作全都被移交給了其他人處理。
畢竟珀菲科特什么時候回來還是不確定的事情,甚至她回不回來都是不確定的,事情擺在這里,總不可能不做了。
所以內閣的每個人都分擔了一點,以求在珀菲科特不在的情況下,將她原本負責的工作都承擔起來,避免因為珀菲科特的缺位而造成國家的停擺。
但是直到他們自己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才清晰的發現珀菲科特到底有多么的天才。
她一個人負擔了需要整個內閣所有人共同分擔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不說,她的處理速度還是整個內閣群策群力效率的三倍有余!
可以說她一個人就相當于一個內閣,而且還是那種最高效和最英明神武的內閣。
“布蘭德利斯伯爵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她居然能夠同時處理這么多事情,還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我要是有這種能力就好了!”另一名內閣成員發出了哀嚎,因為他需要處理飛空戰艦計劃相關的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而這已經快把他逼瘋了。
飛空戰艦計劃是和內閣制定的五年經濟發展規劃深度綁定的,過去在珀菲科特的統籌之下,項目運轉的很順暢。
她從貴族和資本家手中募得資金,然后又將這些資金投入到計劃的關鍵項目當中,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而那些投了錢的貴族和資本家也通過整個產業的發展帶動自己產業的擴張,所有人都能夠賺的盆滿缽滿,同時還不會耽誤項目進度。
但這需要極強的統籌和協調能力,因為必須綜合考慮所有項目的進展,以及各方利益的牽扯和分配。
珀菲科特無所謂,她不需要考慮平衡各方勢力的問題,只要大體上沒出錯,她就能夠保證大多數人都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利益。
因為整個項目是她帶來的,她能夠強勢的控制一切,任何反對她的人都會被她毫不留情的踢出局。
所以只有別人懇求她,沒有她求著別人的時候。
就算有一些小貴族或者資本家在利益分配方面受到了損失,但只要沒有虧損還有的賺,他們就不會向珀菲科特發牢騷。
當然,他們也沒有那個資格。
甚至于就算是虧損和破產,這些‘小事’也是很難出現在珀菲科特的面前去煩她的。
北境伯爵貴人事多,沒有心情去搭理這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