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看來你們根本無法認識到,統一度量衡這件事對于帝國的意義所在。”珀菲科特面對這名內閣成員的疑惑,露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
對于內閣成員無法認識到建立統一生產標準的意義,珀菲科特是有一定預料的。
畢竟這種事情對于這個時代的內閣成員來說缺乏認識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情況,珀菲科特在撰寫這份提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
事實上,就算珀菲科特將相同的問題拋給原世界十九世紀的歐洲人,他們的答案恐怕也會和維克托亞的內閣成員們一樣,這真的有必要嗎?
之所以會有這樣讓人覺得很反常識的認知和疑問,是因為原世界的歐洲人在19世紀才統一了度量單位。
甚至于即便當時的法國人搞出了國際公制單位,英國人也還是在唱反調的在使用英制單位。
歐洲人開始統一度量衡,還是在18世紀末拿破侖時期才開始推行,因為當時的拿破侖在征服歐洲,歐洲各國那混亂的度量單位讓他感到了很不方便。
而當時的歐洲各國也是跟隨著法國的腳步,才逐步開始統一各自的度量衡,然后才在法國的推動下建立了國際公制單位通行歐洲大陸。
在這件事情上,某個東方大國在公元前兩百多年就已經實現了,領先了歐洲人足足兩千年。
這個世界其實也面臨著大差不差的問題,那就是在舊世界的各國當中,都在使用各自的度量單位,因此在國際貿易當中十分的不便。
原本這一切都會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而得到解決,畢竟一個國家一套單位,這使用起來實在是太過于復雜了。
尤其是當某些國家甚至連自己國內的度量單位都是一團糟,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度量單位,自己國家統一度量單位都做不到。
至于貨幣……喔,讓我們跳過這個話題吧,沒人想去計算歐洲那么個屁大點地方使用上百種貨幣單位是個什么地獄繪圖。
貨幣和日常生活中這個問題雖然確實會帶來一定的不便,但還不至于說讓問題特別嚴重。
但對于工業生產,這簡直就是噩夢。
維克托亞本身是有統一度量單位的,而做這件事的,正是已經去世的上一任女皇。
當世隨著帝國逐漸擴張,殖民地越來越多,考慮到殖民地與帝國本土之間的貿易往來,女皇頒布了一份統一全國度量單位的法令,這才讓維克托亞帝國擁有了統一的標準度量單位。
但是,這依舊是一個相當不成熟的度量體系。
你僅僅只是一個容積單位,就特么的有11個不同的計量單位!品脫、夸脫、加侖、蒲式耳、坎寧、配克、波特爾……
光是把這些單位數一遍,并且搞清楚他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就已經夠麻煩了,更別提這只是用于測量液體的單位。
更不用說,因為缺乏足夠精確的標準單位,各個地方、甚至是各個不同的工廠使用的標準之間亦有差距。
珀菲科特這段時間在工廠主持飛空戰艦的建造工作,就親眼見過同一個標準要求下,兩家不同的生產廠家能做出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東西來。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有人偷奸耍滑,而當她去調查之后才發現,原來是兩個生產廠家都使用的是各自的測量工具,兩個工具之間的誤差大的驚人。
面對這種情況,珀菲科特除了生氣,外加命令兩家公司把所有東西打回去重做之外,也實在是別無他法。
皇家造船廠和他們配套的下游產業本身倒是有一套通用單位并且大致上精確,這主要是下游產業主要為皇家造船廠提供服務,各種問題已經磨合過一遍了,這才能夠保證不同成產商之間的精確計量。
原文在六#9@書/吧看!
也正因為如此,珀菲科特才需要頒布現在這個統一度量衡的法令,從而能夠將所有的混亂的單位統一,這樣她才能夠去制作標準測量單位原器,從而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單位體系。
而在有了統一的單位和標準測量尺度后,珀菲科特真正想要執行的統一生產規范才能夠真正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