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既是施工隊伍搶通工作的重要補給節點和標定,同時也是派出施工隊伍的重要始發站,一部分機械和人手可以通過飛空艇運到這些城鎮,然后從這些城鎮出發,沿著鐵路向其他方向開工。
這樣無疑比只從一個方向施工來的更快,能夠更高效的搶通所有的道路。
——
“舊河谷一帶的定居點能遷移的遷移,能裁撤的裁撤,這次的暴風雪暴露出這一帶存在很多生存問題,如果想要維持這一帶聚居點的運作,我們至少要跨過這道裂谷再修一條鐵路,這樣做投入太大了。”珀菲科特看著面前北境的聚居點分布地圖,向身旁的官員說著調整和裁撤定居點的計劃。
“是,領主大人,只是這些遷移的人口要分配安置到什么地方?是就近安置,還是……”官員記錄下了珀菲科特的命令,但同時也在詢問著她進一步的安排。
珀菲科特想了想說道:“將他們中年輕力壯的遷來切諾伯格,之后我會有新的工程需要大量人手。至于年老體弱的則就近安置。
至于這些撤銷的定居點周邊已經探明的資源,你們匯總之后給我一個全新的開發規劃。
這些資源都是北境的財富,不能揮霍浪費,一部分要封存,一部分要更妥善的開發利用。”
“是,領主大人。”官員們都躬身應是,同時也更加賣力的投入到了對聚居點的調整計劃當中。
之前雖然珀菲科特已經調整過一波聚居點的問題,但那只是在雪災中的應急舉措。
當暴風雪過去之后,各地的受災情況匯總上來之后,局勢遠比預想的更糟糕。
即便是珀菲科特也不得不承認,北境這幾年的發展著實超出了她的預計,聚居點的建設也遠比她最初設計的要多。
這本身當然沒什么問題,畢竟聚居點多也意味著人口多,各種資源能夠得到更有效的開發,北境的建設也能夠獲得更有利的發展。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并不是所有的聚居點在建設之初都會考慮自身位置、周邊資源,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
這導致不少定居點的位置都很‘偏’,偏離主要的鐵路運輸線,偏離飛空艇的巡邏航道,甚至遠離主要的城鎮。
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珀菲科特能夠理解,畢竟好位置都有先期規劃好的聚居點,后來的人想要擁有一塊自己的地盤就只能往更偏僻的地方發展。
再加上北境的原住民很多人還是不喜歡帝國,他們雖然臣服了珀菲科特,但也依舊選擇生活在遠離帝國人的地方,這樣可以保持他們獨有的文化和生活習慣。
甚至于這些人還排斥北境將鐵路修到他們的定居點,只愿意接受定期巡游商隊的到訪。
這樣做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當然是保留了當地原住民的傳統文化,開發了偏遠地區的資源等等,但弊端卻也同樣很明顯。
這些地方交通不便,物資也相對匱乏,雖然開發了一些資源,但他們本身的開采能力有限,很多資源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開發。
所以珀菲科特需要對各種問題進行調整,在確保北境能夠從之前的災難中恢復過來的同時,也為她之后的計劃做好準備。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