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珀菲科特的一系列舉措,如同在凜冬中點燃了一簇希望的火焰,讓朗頓這座瀕臨崩潰的城市逐漸恢復了幾分生機與元氣。
然而,這簇火焰的微弱光芒,能否真正驅散籠罩在帝國上空的寒霜,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朗頓的復蘇,雖然帶來了短暫的喘息,卻也悄然點燃了另一場更為深重的危機。
近海油田的開采工作進展順利,黑色的原油通過鋪設的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港口碼頭上新建的煉油廠。
這座煉油廠是珀菲科特規劃的工業設施之一,原油在這里經過精密的分餾和冶煉,被轉化為汽油、柴油等一系列燃料產品,為這座冰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能量。
然而,石油燃料的到來,雖然緩解了朗頓的能源危機,卻也引發了帝國其他城市的恐慌與敵意。
柴油在低溫下容易凍結,因此大部分被分配到了庇護所中,用于維持室內的供暖系統。
庇護所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零度以上,柴油在這里能夠穩定燃燒,為居民提供溫暖。
而在室外,氣溫動輒低至零下幾十度,凝固點更低的汽油則成為了主要的選擇。
盡管如此,石油燃料的推廣并非一帆風順。
對于朗頓的居民來說,這種新型能源仍然是個陌生的事物,更何況城市中大量的爐具依然是老式的煤爐,無法直接使用汽油或柴油作為燃料。
于是,汽油更多地被用作煤炭的助燃劑。
居民們將汽油潑在煤塊上,利用其易燃的特性來提高燃燒效率。
柴油也被以類似的方式使用,與煤炭混合燃燒,以節省寶貴的燃料儲備。
這種混合燃燒的方式雖然不夠高效,但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已經是無奈之舉。
畢竟,朗頓城內還有近百萬人口,每天的燃料消耗量極為龐大。
在石油燃料出現之前,朗頓幾乎完全依賴與周邊城市的交易來獲取煤炭,這種脆弱的供應鏈讓城市長期處于崩潰的邊緣。
石油燃料的到來,極大地緩解了朗頓的燃料短缺問題。
雖然煤爐的改造需要時間,但朗頓市政府已經啟動了以舊換新的計劃,從居民手中回收老式煤爐,并將其改造為能夠適應新型燃料的爐具。
這一舉措雖然進展緩慢,卻為城市的能源轉型奠定了基礎。
珀菲科特的目光并未止步于此。
在她的規劃中,天然氣也曾被視為一種潛在的能源選擇。
然而,天然氣的開采和使用技術尚未成熟,尤其是在極寒環境下,其儲存和運輸都存在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
因此,天然氣暫時只能作為技術儲備,留待未來條件成熟時再作推廣。
盡管如此,石油燃料的引入已經為朗頓帶來了顯著的改變。
街道上的積雪被清理得更加及時,庇護所內的溫度也更加穩定,甚至連工廠的煙囪也重新冒出了煙霧。
這一切都在無聲地宣告著,朗頓正在從漫長的寒冬中蘇醒,盡管前路依然艱難,但如今的朗頓終于重新出現了希望。
然而,朗頓的復蘇并未讓所有人都感到欣喜。
隨著能源危機的緩解和城市功能的逐步恢復,一股暗流正在帝國本土的其他城市中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