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陣一出來就是先聲奪人,而后方陣在正殿前的玉階下站定。嬴穎轉身從狼兵手里接過一只托盤,端著走上臺階,而后單膝跪在秦王面前,將托盤高舉過頭頂。
“兒臣給父王獻禮。此次國運任務,兒臣率隊橫掃三國,幸不辱命,共計運回金磚304塊,在此全部鮮于父王。祝我大秦繁榮富強、軍威赫赫。”
“好,好,好。不愧為吾之愛女。好。快些起來,站在父王身邊觀看儀式。”
咔嚓一聲,原本一直被嬴亥握在手中把玩的盤龍璧竟然被捏碎了。崩裂的邊角劃破了嬴亥的掌心,血水滴落地面,嬴亥卻沒有任何反應,就只是呆呆的看著高臺上站在父王側后半步的嬴穎。
大殿前的這片地方原本就是為舉行大型儀式而設,周圍建筑包括圍墻的位置和角度都經過專門的設計,剛好可以聚攏回音,讓站在大殿前高臺上的人不用大聲說話也能讓下面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也正因為這種巧妙的設計,秦王剛剛說的話下面的人也都聽見了。其中當然也包括離得本就不遠的嬴亥。
一想到嬴穎居然能留在父王身邊于父王并肩而立,自己卻只得到了一塊玉璧,這差距讓嬴亥氣的腹內絞痛難忍,以至于怒火攻心,竟然捏碎了父王剛剛賜下的玉璧。
這塊玉并不是什么寶物,也不是秦王真正喜歡的隨身物品,而是根據今天的需要特意選的。畢竟今天哪些人獻金磚,具體數量多少都是提前報備過的,秦王也根據情況提前想好了如何嘉獎。而這塊玉就是為了給嬴亥而選擇臨時帶上的。看起來好像是秦王把自己隨身的喜愛之物賜了下去,其實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當然,這玉其實本身不算是獎勵,而是一種肯定。就像嬴穎,她甚至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只是被秦王安排站在他身邊而已。但這一環節本就不是真正的頒發獎勵,比的就是看誰能得到秦王更多的關注。因此,能站在秦王身邊的嬴穎顯然比只得到一塊玉的嬴亥更勝一籌。
不過樣子歸樣子,玉璧畢竟是秦王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賜下來的。要是讓人知道被嬴亥給毀了,那被彈劾一番都算輕的。所以雖然劃破了手掌,嬴亥也沒敢亂動。氣歸氣,在捏碎了玉璧的時候他就明白自己沖動了,只能緊握著玉璧一言不發。
狼兵端著的金磚沒有送上高臺,而是直接就從場地另外一邊下去了。所謂獻金磚也不過是個儀式,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等端著金磚的狼兵全部離開,接下來就輪到參加國運任務的修士們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剛剛進獻金磚的時候三位王儲都得到了秦王的親自嘉獎。嬴秧是口頭鼓勵,嬴亥是一塊玉佩,嬴穎是獲準站在秦王身邊觀禮,這就是他們這些王儲爭奪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對天佑他們這些修士顯然是毫無意義的,至少沒有什么直接效益。所以,修士們需要的是另外一套獎勵機制,也就是實物或功勛獎勵。
修士們的獎勵過程與王儲們不同,不是讓他們一個個的上去領賞。畢竟人稍微多了些,沒辦法一個個的來嘉獎,所以需要由帶隊的王儲來負責唱名,并告知秦王這些人做了什么,然后由秦王給出獎勵。不過這里面也有區別。根據之前所獻金磚的數量,每位王儲可以直接點出來的人數是不完全一樣的。其中大部分人的獎勵將是由秦王直接發給帶隊的王儲,然后由王儲們再根據具體表現分配給自己手下的修士們。
和之前一樣,修士們的嘉獎順序也是按貢獻度由低到高來的,不過不是按個人的貢獻,而是按團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