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安排龐大海賣靈能槍,目的便在此處。秦王諸子奪嫡,這是祖制,不容更改,而且也確實保證了繼任的王子不會是碌碌無為之輩。然而祖制雖然要求諸子奪嫡,卻嚴格禁止內斗。也即是說,對內只能以政事的成效來聚攏民心,不能使袢子下黑手。當然,實際上這是空話,基本做不到。但做不到不代表可以光明正大的做。
嬴穎利用天佑的靈能槍坑嬴亥和嬴秧屬于暗招,他們吃了虧也只能捏鼻子認了。但嬴穎現在捅出來的這個挖墻腳事件就屬于把事情放到了臺面上來,屬于暗招被人抓住了小辮子。碰到這種事情,秦王會毫不猶豫的幫助占理的一方。這也是他在這場奪嫡大戰中的主要工作,那便是當好一個監督者和裁判。但他的最終目標不是要讓大家公平公正,而是要選出最有能力的那個孩子。
秦王其實知道這是嬴穎和嬴亥他們之間的小把戲,但人家嬴穎沒被抓到把柄,而嬴亥卻把尾巴露出來了。所以秦王就只能選擇幫嬴穎而不幫嬴亥,這就是他身為這場競賽裁判的職責所在。
打完小報告的嬴穎告退離開,然后并不是去和天佑他們見面,而是帶著自己的侍女和幾大車的銀元寶開始在王城中及周邊地區轉悠了起來。
國運任務看似只是一場各國之間的實戰演練,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不算很大,但對參戰的人員來說,那就是一場真正的戰役,是必須要用命去拼的。所以,陣亡人員一定會存在,而且數量不會太少。
嬴穎沒有急著和大家慶功,而是在閑下來之后第一時間拉著銀兩開始挨家挨戶的發撫恤、慰問家屬。那些死了人的人家自然是傷痛無比,但好在神洲大陸流行多子多福,能養得起的話,家里通常都不會只有一兩個孩子。相對的,就算死了一兩個,也不至于像地球上那樣一家老小徹底沒了指望。
當然,家人離世總歸是傷痛的,嬴穎的慰問或許不能幫他們減少痛苦,但至少能讓他們的生活好過一些。
送完了撫恤,嬴穎也不是立刻就走。通常她會在家門口和這家人說上一些安慰的話,離開前還會和當地的直接管理著,通常是村老之類的打個招呼,讓多幫襯著一些這些有子弟犧牲的人家。對此當地的村老當然不會不給面子,畢竟不管是戰功犧牲還是公主的囑托,哪個也不是能慢待的。
國運任務不比正面沖突,再怎么慘烈傷亡人數也不會太多。嬴穎花了三天時間就把這些人家都跑了一遍,期間還去了幾座軍營嘉獎了一番。當然,軍營這種地方不是嬴穎可以用正式身份隨便去的地方,這也是她先從秦王那兒求來了旨意才能去嘉獎的,用的也是秦王的名義。畢竟奪嫡雖然是公開的,秦王卻不可能允許他們提前掌控國家的軍隊。至于說私軍,那是給他們練手的。一來直接管理者都是秦王的人,二來數量不多,就算想干點什么也翻不了天去。
相比之嬴穎這邊的忙碌,嬴亥和嬴秧也是一點不閑著,但兩人的情況卻是和嬴穎這個姐妹大不相同。
嬴秧年紀太小,加上本身能力也不突出,所以支持者甚少。他只能是帶著禮品往那些大臣家里跑,而人家通常都是表面客氣的接待,他稍一暗示點東西對方就開始打太極,搞得他每次都是憋著一肚子火離開。然而這小子也不愧是生在帝王家的,小小年紀卻是堅韌不拔的性子,屢屢受挫卻越戰越勇,被氣到了也頂多是對著下人發發火,轉個身繼續去下一家拉關系。
相比之嬴秧的不起眼,嬴亥在這方面就要好的多。他畢竟是大王子,年紀大了人也沉穩一些,而且本身有一定的班底,倒是不用厚著臉皮去挨家挨戶的拜會。不過這幾天嬴亥府上也是賓客不斷,宴會都快開成流水席了。各路支持他的官員來往穿梭跑的那叫一個勤快。
不過這種宴會也不完全是用來聯絡舊部之間的感情的,一些效忠嬴亥的官員還會拉著一些新面孔來赴宴,其實就是給嬴亥挖人。當然,來了不等于就投效了。這就跟給年輕人介紹對象一樣,大家先出來吃個飯認識一下,之后成不成那還得看之后談的怎樣。
別看嬴穎這幾天都在忙著送溫暖,對自己兩個兄弟的所作所為她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她那倆兄弟府上的下人里起碼有兩位數都是她的耳目,甚至于那些人身邊的官員有個別都是她專門安排過去給自己刺探情報用的。
在政智斗爭這方面,嬴穎這倆兄弟和她還真不是一個級別的。不然嬴穎在秦國的呼聲也不會這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