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沒有實際的管理工作,所以這羋福澤也就不必總待在一地。相比之并不如何繁華的靠山城,他倒是呆在王城之中的時間比較多些,甚至就連這三兄弟一人一處的院子都被直接掛上了靠山王王府的牌匾,顯然是把這兒當成了主要住所。
相比之下夷洲王羋福生可就不同了。這位乃是實封的王爺,在夷洲島他就是土皇帝,一應官員任免、部隊訓練,全部由他一人做主,除各種人員變動需向楚王匯報備案之外,基本可以說是沒有絲毫限制。所以羋福生的王府自然的就是安在夷洲島上的,他本人也是常年居住在夷洲島,除參加重要活動或奉召面圣,一般都不會來王城走動。
如今聽說夷洲王來了王城別苑,天佑立刻就明白了楚王為什么要讓他等這么多天了。原來這是在等夷洲王啊。
做為楚王的兄弟,還是實封的王爺,如今王子歸位,當然不能不通知夷洲王一聲。也難怪楚王讓天佑等了這么久,畢竟夷洲王久居海外又負責整個夷洲島的治理工作,要召回王城自然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事情。
果然。夷洲王晌午抵達王城,下午天佑就接到了入宮的通知,不過具體時間不是下午而是晚上。
雖說是擴大規模的見面會,但楚王顯然還是有意控制消息的擴散范圍,因此對外的借口是給夷洲王接風,邀請宗親和大臣們入宮參加晚宴,其實卻是借這個借口把需要介紹給天佑認識的人都召集起來免得惹人懷疑。
天佑并沒有參加正式晚宴,而是被安排在了宮中的一處院落中等待。姬瑤也陪在他身邊沒有參加晚宴,并且和他說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當然,天佑的身份是王子,因此禮節什么的倒是不太重要,主要便是告訴他一些楚國的勢力分布情況,讓他了解一下哪些人需要重點記住,哪些人認識一下就可以了。
姬瑤這邊介紹的差不多之后楚王那邊便也帶了第一批人過來。
今晚要見的賓客被分成了幾個批次,并不是一次性和天佑見面。最先到的這一批都是些外臣,但全部都是堅定的保王派。當然,楚國的政治環境其實還算不錯,所謂保王派其實指的是完全終于楚王,完全不介意楚王指定何人繼承大統的這一類官員。
這批官員人數不少,品級、職司也是五花八門有高有低,其中為首的兩人便是之前已經見過面的屈原以及尉遲恭,他們也算是保皇黨中的中堅力量了。
雖然這批人數量挺多,但見面的氣氛卻是相當的不錯。畢竟都是保皇黨,一心效忠楚王的,如今得知王子失而復得,自然是高興萬分。畢竟之前雖然堅定的支持楚王,可畢竟想到楚王后繼無人,心下難免也是有些不安。要不是因為楚王本身有修為在身壽命定然不短的話,估計這些人也早就轉投其他勢力而去了。當然如今天佑的出現便算是給了這些人一顆定心丸,眾人無不興奮異常。
簡單的認識了一番之后送走這批人,接下來楚王又帶來了第二批人。這次人數倒是不多,官職卻是一個賽著一個的大,除了楚國令尹和他的兩個副手之外還有大司馬和左、右司馬外加一位柱國將軍和幾位師、傅,剩下的就是司徒、司敗及他們的副手,可以說楚國權力階層的核心人員基本都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