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你就這么敲幾下就明白了”那工匠倒不是不服氣,只是驚訝于天佑如此快的找到問題。畢竟這個問題可是困擾了他們許久了。
天佑倒是沒打算謙虛什么,很肯定的點頭,不過他還是先問了一句“你們的這些操作臂是不是剛修過之后就很好用,然后用一段時間就開始出問題,修好之后又能用一段時間,但每次修復之后,下次出問題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那工匠一聽立刻驚訝的瞪大眼睛看著天佑,“你怎么知道的難道你真的發現了問題”
天佑點頭,“既然我剛剛的問題沒錯,那就沒錯了。”
風梧很客氣的請教“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為什么會像你說的那樣總是壞的越來越快”
“其實問題很簡單。你們的這個操作臂本身要反復出入爐膛,溫度忽高忽低,對材料的影響很嚴重。所以你們沒有使用輕便的木料,而是用了鐵料制作連桿。然而鐵制的連桿雖然能短暫扛住爐溫,卻不是說全無損傷。其實在每次出入爐膛的時候,這些連桿的表面都已經出現了輕微的融化現象。這種融化只在淺層,而且一旦離開爐膛又會迅速凝結,所以你們看不出什么損傷。”
“那為什么會壞呢”
“問題就在這兒了。雖然融化只在表面,而且離開爐膛就會重新凝結,但連桿的關節位置卻要不斷的摩擦。如果是正產的鐵件,這種摩擦的損耗自然不會太嚴重,就算要損壞,間隔也會很長。但在這種高溫之下,關節部位的表面結構融化,再加上金屬臂本身的重量,使得關節處半融化狀態的金屬表面互相摩擦,幾乎是動一下就要刮掉一層金屬皮。這樣下去豈有不壞之理”
道理很簡單,風梧和那工匠也都是內行,幾乎是一點就通,立刻便明白了問題所在。只是知道問題也不代表就能馬上解決。皺眉思索了一陣后風梧忽然想起來天佑既然能找到問題,或許也能想到辦法,于是便問了出來。
風梧不避諱自己,給他展示萬寶閣的技術,天佑自然也沒打算藏私,很大方的直接告訴他們“想要解決問題倒也簡單。注意兩點就行。一是要找到一種耐高溫的材料,能代替這種鑄鐵關節。二是給關節位置的轉動軸加上潤滑。”
“耐高溫的材料”那工匠問道“還有什么比鐵更耐燒的嗎”
“當然有啊。”天佑笑著說道“你平日喝水的茶壺用的不就是嗎”
“茶壺您是說陶瓷那東西”那工匠說到一半卻是卡住了,因為他也想到了。陶瓷雖然太脆,但如果注意結構,其實它也不是那么容易碎的。
陶瓷脆是因為韌性差,單論硬度,人家可是比什么特種鋼都要厲害。不過,只要注意承力結構,陶瓷其實也可以非常堅固。
風梧他們需要的并不是一整個陶瓷操作臂,而是只需要一個關節。如果做成內外兩個陶瓷件用于直接接觸摩擦,理論上應該是不太容易碎的。
風梧也意識到了那工匠想的問題,于是追問道“那潤滑呢我們之前也想過潤滑,但油脂沒等進入爐膛就被燒光了,根本沒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