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個紛亂的戰國時代只屬于一個人,那就是秦始皇帝——嬴政!
默然看著這位‘嬴政’的一生,從一介趙國出生的秦國質子成長到君臨天下的帝王,一生為奠定秦國的萬世基業而兢兢業業,然后在東巡途中病死沙丘,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被胡亥和趙高玩弄得四分五裂,最后凄慘覆滅,連宗室血脈都沒有留下,真正的亡國滅種。
嬴政面色如常,不見有絲毫惱怒和氣憤,只是淡淡輕語道:“這就是‘我’的結局嗎?”
屬于原著中秦始皇帝的一生,于亂世中興起,于輝煌中謝幕。
嬴政嘴角上揚,然后發出一陣酣暢淋漓的大笑聲,也不知道是在嘲諷‘自己’和大秦的滅亡,還是被這滑稽般的結局觸動到。
沒有被根源給出的‘未來’影響到,輕輕甩了下袖袂,嬴政傲然道:“過去不可變,現在尚未定,未來猶可期!我非‘嬴政’,我即嬴政,寡人乃大秦之主、天下至尊、此界之人皇,寡人不死,大秦不滅,天下何人敢言亡秦之事!”
伴隨著嬴政霸道十足的話語落下,這片混沌虛無的空間陡然被撕裂,等回過神來時,發現自己已經重新回到了原來的世界中。
手里的星之圣杯已然消失,嬴政并沒有感到困惑,而是攤開一只手掌,一方金色的璽印憑空出現。
這是秦時世界天地意志的顯化載物,掌控世界根源的鑰匙,也是根源意志賦予嬴政的權柄。
“根源意志的代行者嗎?”
根源即是天道,根源意志便是天道意志。
換句話來說,嬴政成為了天道意志的代行者,類似于鴻鈞合道成為天道化身的身份,但卻又區別于天道化身,代行者不受天道的管制束縛,權限僅次于天道意志,只要不對世界產生負面影響,嬴政便是秦時世界無所不能的神。
嬴政心念一動,立即可以感應到六國貴族此刻的動態,念頭一轉,可以察覺到遠隔千萬里的名為羅馬帝國的存在。
嘗試著自己所獲得的力量,嬴政喃喃自語:“這就是天道代行者的能力嗎?真是讓人迷戀啊!”
嬴政甚至可以感覺到只要自己愿意,可以隨時操縱自然界的天象災害,比如:地震海嘯、流星墜落、行云布雨……
“看來橫掃六國的計劃有必要提前了。”嬴政咧嘴一笑,內心的野望在蠢蠢欲動。
在嬴政原本的打算是三年內征服六國,兩年內將秦時世界所有土地和海洋納入秦國版圖中,一年內解決大秦內部矛盾后,開始征伐諸天萬界。
畢竟人心太復雜了,饒是得到次元聊天群作為金手指,實力可以橫推秦時世界的嬴政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能鎮壓得了天下,卻鎮壓不住天下人的思想,除非將那些不從于大秦管理的反賊全部鏟除誅滅,否則終究還會存在反秦的余孽勢力。
不過以殺止殺終究不是正道,殺戮只會讓世人畏懼大秦,而不會真正臣服于大秦,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嬴政不會用這個辦法。
但現在不一樣了,通過星之圣杯得到天道代行者的身份后,嬴政完全可以裝神弄鬼,讓六國天災不斷,再以援助之名吞并六國,只要收服了六國的民心,這個天下自然便烙下了大秦的印記。
在原著中‘自己’就是不重視民心,只是滅亡了六國后就派秦國官員前去管理,并沒有施以安撫或仁政的手段,才使得六國余孽有了可乘之機,否則也不會發生‘祖龍將死,始地而分’的悲劇。
六國之人的作為自己可以容忍和理解,因為追根溯源他們也和自己一樣是炎黃子孫,同宗同源。
至于那些處于蠻夷時代的西方諸國,自詡華夏后裔的嬴政可沒有那么好的心情對待他們,忤逆不從者就殺到他們心服口服為止,也不講什么仁義道德,異族征伐之事必以一方亡國滅種方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