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曦溫柔地灑落在源城的大地上。
南北兩城門外,百里之內,一派繁忙而和諧的景象緩緩鋪展開來。
修者們或凌空而立,以精湛的術法引動天地元氣,搬山填壑,展現出超凡脫俗的力量;青壯的凡族生靈則肩并肩,手挽手,用堅韌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搬運著沉重的木材與石塊,汗水在陽光下閃耀,卻掩蓋不住他們眼中重建家園的堅定與希望。
婦人們和孩童們則在忙碌的間隙,細心地準備著食物,炊煙裊裊升起,與清晨的薄霧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生動的畫面。
自昨日接到城主令后,整個源城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無論是修者,亦或是樸實無華的凡族生靈,都選擇了留下——共同面對挑戰,攜手新建屬于他們的家園。
田梁兩家雖是個例外,但他們的缺席并未影響到這股團結的力量,反而讓這份堅持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因此建城之事,在修者的協助下,進展得異常迅速。
僅僅一夜之間,兩座巍峨的城門便在南北兩城門外拔地而起,它們如同守護神一般,屹立在那里,宣告著源城重生的決心與力量。
只是兩城門之名,卻是相對簡單而直接,分別為——“南城”與“北城”。
只是名雖簡潔,但卻也富有深意,像是寄托了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期許。
這份順暢與高效,除卻城主府與書院之因外,還有其他原因支撐著……
首先,源城這片土地承載著無數凡族生靈幾代、乃至數十代人的記憶與情感,他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紐帶。在這里,沒有森嚴的階級壁壘,修者與凡族生靈相互尊重,共同生活,這種和諧共處的氛圍讓他們難以割舍。即便家園已毀,但他們心中那份對源城的熱愛與依戀,驅使他們選擇留下來,與書院一同重建新的家園。
對于修者而言,源城同樣具有特殊的意義。這里不僅是他們修煉的場所,更是他們心靈的歸宿。
在源城世代定居的多為野修,他們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他們樂于在書院的管理下生活,因為這里沒有階級斗爭的紛擾,只有對修行的執著與對同伴的關愛。
在過往抵御暗域侵襲的戰斗中,他們更是展現出了無畏的勇氣與犧牲精神,只要城主府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哪怕是去赴死,他們皆是無怨無悔。
而那些世家派駐源城的人員,或許有著各自的利益考量,但只要他們遵守規則,不惹是生非,書院便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自由。
只見此刻的南城與北城,除了堅固的城墻之外,還涌現出了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樓宇屋舍——它們或古樸典雅,或現代簡約,共同構成了新城的面貌。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貢獻著力量,共同繪制著他們新家園的未來藍圖。
歐陽棼天與謝夢宇坐在南城塔樓之上,望著眼前這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心中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感慨。
兩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開口:“真好。”
隨后師兄弟便自哈哈大笑起來,那爽朗的笑聲在空中回蕩,傳出老遠。
對于歐陽棼天而言,眼前的一眾生靈畢竟是書院的支持者,他們能留下來便是對書院的認可,他自是歡喜;至于謝夢宇,經歷了幾百年、數億載的過往,他更向往這種簡單、無爭的煙火氣息。
不過兩人的笑聲也引得南城門外那些忙碌的修者、凡族生靈皆紛紛側目相望。
源城雖一直有書院中人駐守,以及開辦學堂教學,但真正見過書院先生之人少之又少;況且經過昨天那場大戰,他們自是明白大笑之人為何人,因此無論是修者、亦或是凡族生靈,眼中多是崇拜之情,一些花季少女更是含情脈脈的望著塔樓上并排而坐的兩人。
片刻之后,笑聲漸歇,謝夢宇望著天邊的朝陽,輕聲說道:“幾百年、數億載歲月,有記憶的輪回中都過得并不太好……如果要說好,那便只有地球那三十多年,因為那里有父母、兄弟姐妹,但那個世界太看重錢,而我那三十多年間似乎也不是很聰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