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從一開始的靈感,也是將這款游戲安在課桌上。
但后來大家又認為,課桌的使用地點太過局限,還不如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
所以放在眼鏡上會更加便捷,也能極大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
林夏思索了一會,提出道:“教授,這款游戲的懲罰機制,是否設置的太過恐怖了?”
她對這款游戲很了解,其中她提出的幾個設想全都被學校實現了,這令她很滿意。
起碼以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
所以林夏探索這款游戲,不在于探索學習性,而在于探索功能完整性。
她把游戲的每一個功能設計都體驗了一遍。
其中有赫敏認為做的不錯的獎勵機制,但也有許多學生都沒有體驗到的懲罰機制。
比起獎勵機制,林夏認為懲罰機制會更加亮眼。
原因無他,這個懲罰機制被學校弄得太過像是恐怖片了!
真不知道這是哪個天才提出的想法!
好端端的一個學習游戲,在不按照游戲里的學習方式,隨意曠課,亂寫答案……就會被游戲判定為不積極、消極學習,惡意搗亂等等,然后被拉入懲罰機制。
懲罰機制有多人模式和單人模式,一般情況下會默認進入多人模式。
把多個需要被懲罰的小巫師拉入某種特定的場景,然后用學習的方式來實施死亡淘汰。
學習一旦落后,就會被淘汰。
每一個被淘汰的小巫師,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死亡。
林夏雖然沒有在淘汰賽里死亡,但是她看見了眼鏡里所設定的被淘汰的學生死亡。
每一個死亡場景都很恐怖,想必那種瀕臨死亡的感覺,絕對不會令人好受。
而且當看見了別人因為學習落后導致淘汰,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緊迫感,接下來就會拼了命的學習。
在這種死亡的刺激下,哪怕知道是假的,也會讓巫師不由自主地帶入其中。
這種懲罰機制不是不好,但因為設定的太過真實,每一幕死亡場景都過于栩栩如生。
林夏認為,一旦學生體驗過這種懲罰機制,恐怕會對知識闖觀小游戲產生害怕、厭誤的心理,從而不再進入這款游戲。
畢竟你不進入就永遠不會發生危險。
學習本來是件快樂的事,在快樂中追求真理,能讓人產生一種積極的收獲感。
但如此真實的懲罰機制,怕是會把人勸退。
麥格教授不解地問:“我并沒有參與懲罰機制的設計,這是由斯內普教授設計的,通過了巫師會議,一些體驗過的教授都認為可行。
你覺得很恐怖嗎,或許是教授眼里的恐怖,跟學生所認為的恐怖閾值不同。”
面對麥格教授的疑惑,林夏委婉地說:“或許你應該親自體驗一下,斯內普教授眼里的恐怖,不是一般的恐怖,沒準就連一些優秀生都承受不了。”
等從辦公室里離開,在寥寥無人的走廊上,羅恩才敢問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