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種子改良。
上一次在獲得種子改良之后,他抽空將家中還有收來的十幾畝地已經全都播撒上了種子。
現在就等今年秋收,看看具體效果了。
而且在播種完畢之后,段羽又再一次嘗試了想要提升這個耕種的詞條。
可是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似乎好像是錯過了耕種時間之后,在隨意的耕地并不算增加的經驗。
由此段羽推斷,應該之后再春種的時候耕地才能算是增加經驗。
一寸光陰這個詞條......
怎么說呢。
如果要是放在后世.....
可能憑著這個詞條在大城市打拼出一片天下。
至于放在現在,只能說是貂蟬還有董宜有福了。
槍法詞條已經激活,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內視完系統之后,段羽掃了一眼遠處的樹林。
“還不趕緊去休息,明早要是起不來,有你們兩個好看的。”段羽瞪了一眼遠處的鐵石頭還有王虎奴。
樹林遠處隱藏在樹后的兩人一縮脖,表情悻悻的一溜煙跑了。
第二天一早。
天色還未亮起的時候,陳慶安便已經帶領著三百精騎先一步段羽率領的主力出發直奔樓煩關了。
...........
雁門郡,樓煩關。
戰國年間,趙國因提防匈奴南下入侵則在趙國邊境修建長城。
樓煩關此處曾因一名為樓煩的游牧部落長期活躍在此地而聞名。
后趙武靈王在此處建立關隘,抵御匈奴,因此命名樓煩關。
從戰國,至初漢,雁門郡一直都是草原游牧民族于大漢必爭之地。
特別是劉邦立漢定都長安之后,雁門郡的位置便越發的重要。
雁門失守則太原必破,太原失陷則長安面臨威脅。
從趙武靈王時期建立長城,到秦始皇一統六國,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驅匈奴建立長城,再到漢初白登山之圍四十萬匈奴南下。
元帝時期的昭君出塞。
兩漢四百年,無數漢家兒郎血灑雁門。
永壽二年,七月,檀石槐率領七八千騎南下掠奪雁門,云中兩郡,燒殺搶掠無數。
延熹元年,延熹二年,延熹六年,檀石槐多次進犯雁門,意圖從雁門郡南下至太原,雖然沒有成功,但卻殺死無數雁門郡以及周邊郡縣百姓,掠奪牲畜人口無數。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
這一年是檀石槐第一次組織大部分的鮮卑部落一同進犯大漢。
也是聲勢最為浩大的第一次。
幾萬鮮卑騎兵,從幽州,并州九個郡縣同時發動進攻。
于是朝廷派張奐進攻鮮卑,鮮卑人這才出邊塞離去。
此一戰過后,檀石槐在鮮卑聲望暴增,成為各個部落都承認的鮮卑大單于。
從此便開始了長達近二十年的對邊境的掠奪侵略。
建寧元年之后,劉宏繼位,面對鮮卑日益侵犯大漢邊境,劉宏也沒有辦法。
在熹平七年,劉宏派遣了三萬騎兵,意圖擊潰鮮卑。
然而,這一戰卻以大漢慘敗而結束。
三萬騎兵,歸來者只有十之一二。
此后數年,鮮卑的進犯日益增加,但朝廷卻沒有半點辦法。
............
年久失修有些破舊的樓煩關城頭斑駁。
近距觀看,甚至還能看到一些卡在城墻裂縫當中的骨頭箭頭制成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