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鹽加工成雪鹽,也就能剩下八分。
河東出產的鹽大概八百錢一石。
私自販鹽本身是重罪。
但段羽這種其實是介于私自販鹽之外。
因為他制造的雪鹽不向社會流通,而只在上層社會流通。
說白了,就是小范圍流通。
再說了,當今天下,當地的士族,豪商,幾乎沒有不私自販賣鹽鐵的。
不然那家中巨富都是怎么來的?
中山甄氏,徐州糜氏這些哪個不販鹽。
而且他老丈人董卓現在是河東郡的太守。
河東郡乃是產鹽大郡,關中以及并州涼州主要用鹽都來自于此,這就等同于打開了另外一扇方便的大門。
十天!
三千萬錢!
聽著很多。
實際上一點都不少。
段羽食指輕輕敲擊在面前的桌面上。
這些錢他肯定不能都自己落袋。
利益是要均分的。
錢只是一種手段。
只有用起來了,才能發揮他的作用。
“你記一下。”段羽說道。
賈東立刻點頭,然后提起毛筆:“主公您說。”
“我估計現在的十天的銷售,大概就是日后一個月的穩定量了。”
“這雪鹽每個月三千萬錢的利潤,從其中拿出五百萬送到我丈人那里。”
段羽一邊敲擊桌面一邊說,一旁的賈東忙著記錄。
老丈人董卓肯定是要打點的。
雖然都是一家人,但是他畢竟還是女婿。
還是要尊重一下董卓。
他老丈人董卓身為河東郡太守,他這些小動作董卓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肯定是要打點。
再說了,這送出去的錢日后會花在什么地方?
多半不還是會回到他的手里。
所以五百萬不多。
“從中再取一百萬,每月送到李儒李文優的府中。”
李儒。
他老丈人麾下的第一謀主。
其實這錢完全可以不送。
李儒是聰明人,董卓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李儒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即便這錢他不送,李儒一樣會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這錢若是送了,很多李儒不該做的事情,李儒就也都會做。
“一個月在拿出五十萬錢來,送到太原郡太守劉偉的手里。”
賈東一一記錄著,并沒有詢問一句為什么。
這就是聰明人該做的事情。
段羽這邊也說完了。
另一邊一身白裙勝雪的甄姜也從客棧的二樓走下來了。
看到甄姜來了,賈東十分有眼力的拿著記錄的東西站起身來到了段羽的身后。
甄姜的身影剛一出現在客棧通往一樓的樓梯,瞬間就引得了客棧一樓所有食客的目光。
段羽沖著走下樓梯的甄姜微微一笑招了招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