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慶安還有張遼兩人組成的先鋒已經抵達了受降城外三里的一個土丘之上。
三百名騎兵羅列在土丘之上,等待著身后段羽的中軍以及前來的匈奴騎兵。
身著百花戰袍,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布也在隊伍當中,高大的身材異常突兀。
身后是同來自九原縣的十幾名縣中官吏也都騎在馬上。
遠處,受降城內塵土飛揚,大隊的匈奴王帳騎兵集結之后迅速的朝著土丘的方向狂奔而來。
如同草原狼群一般。
呂布看著遠處的情景,手中的方天畫戟攥緊。
隨著時間的推移。
千余匈奴王帳精騎以極快的速度來到了陳慶安等人所在的土丘之下。
“慶安快看,這就是匈奴王帳精騎。”張遼指向狂奔而來的匈奴騎兵說道:“匈奴王帳精騎是匈奴單于麾下精銳的騎兵。”
陳慶安注意到了。
前來的匈奴王帳騎兵比起普通的匈奴騎兵是要精銳許多。
匈奴騎兵實際上就是匈奴的牧民。
這些從小就騎羊射鼠的匈奴人自小騎術就十分精湛。
長大之后也都是弓馬嫻熟之輩。
但受限于資源的限制。
匈奴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后。
大多數的匈奴騎兵使用的都是骨頭制作的箭頭,殺傷力有限。
特別是在有甲胄的漢朝騎兵面前,威力更是銳減。
再說身上的護具。
基本上匈奴騎兵沒有什么護具。
這也就導致了漢軍強大而犀利的武器對匈奴騎兵造成的殺傷威力巨大。
同等數量的騎兵,匈奴騎兵是絕對不是漢朝騎兵的對手。
但此時而來的匈奴王帳精騎卻是基本上人人披甲。
雖然甲胄樣式各異。
但有甲就勝過無甲。
這些甲胄一般都是一個家庭的傳家寶,都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一個攜帶甲胄的匈奴騎兵,即便是投靠在任何部落,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陳慶安仔細的注視著匈奴騎兵的行軍速度,以及騎兵配置還有武器裝備,暗自記在心中。
不多時,匈奴王帳騎兵就已經來到了土丘之下。
羌渠單于騎在一匹赤紅色的戰馬上。
戰馬肩高八尺,只一眼就能看得出,絕對是馬中龍駒。
身后便是數名身著甲胄的匈奴千夫長。
素和也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戰馬跟在羌渠的身后。
馬鞍上還掛著長弓。
雙方距離一箭之地助馬停下。
當呂布看到羌渠胯下的那匹戰馬的時候,雙眼不由得一亮。
“好馬!”呂布贊嘆了一聲。
“咦?”
呂布身旁的宋憲輕咦了一聲,隨后指著羌渠身旁的素和說道:“將軍你看,那里還有一個匈奴女人。”
“哎呀,那女人長得還挺好看啊。”
呂布順著宋憲手指的位置,也看到了羌渠身邊的素和。
就在呂布觀望的時候,處在土丘下的羌渠單于和素和也在看著這邊。
數百騎當中,就屬呂布的身材最為高大,而且還披著一件顯眼的百花戰袍。
“那人,應該就是漢使吧。”羌渠看著呂布眉頭微微皺緊的說道:“此人雖然看著身材勇武,但眉宇之間卻無英氣。”
“和傳聞當中所有不符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