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可知張奐,皇甫規,以及段熲三人?”
段羽點了點頭。
這個自然知道。
張奐,皇甫規,還有段熲三人號稱是涼州三明。
“主公既然知道三人......”
“便也知道三人的下場如何。”
“如果真要說來,主公和三人有大抵相同之處,都是憑軍功累升,但卻都因其出身涼州,最終落得兵權受限,最終下場凄慘。”
“當初張奐累積軍功,平定羌亂,招撫外族,公蓋當朝,卻因其涼州出身,則被排斥于朝陽之外。”
“張奐一心想要進入朝堂,為此不惜得罪宦官勢力,不惜上書要將其戶籍遷出涼州。”
“但卻依舊被那些士族排斥,最終被宦官陷害入獄,最終落得一個郁郁不得志而終老家中。”
“皇甫規和張奐兩人一樣,投身士族。”
“身子甘愿承擔黨錮之禍。”
“可是呢?”
賈詡雙眼微瞇:“最終他連老死在家中的愿望都不得志,以重病之身被召,病死途中。”
段羽越聽就越覺得不對勁兒。
賈詡說的這些,他并不知道。
他之死知道涼州三明,分別是張奐,皇甫規,還有段熲。
也知道三人都是在涼州起家,都是因為平定羌患,也可以說是用戰功累積升遷。
但賈詡說的什么自從東漢遷都洛陽,什么張奐還有皇甫規的下場,這些他都不是很清楚。
“段熲和兩人一樣,只不過.....”
“段熲明知張奐還有皇甫規兩人曾經走過的路走不通,于是,段熲就換了另外一條路。”
賈詡繼續說道:“段熲最終投靠宦官,但卻也因為士族與官宦之間的爭斗,最終被卷入其中,死在獄中。”
嘶!
段羽倒吸了一口涼氣。
三人的下場......竟然是這樣。
賈詡用放在火盆旁邊的夾子撥弄了一下炭火說道:“張奐嘗試過走經學之路,早年師從太尉朱寵,研習《歐陽尚書》,一心想要擺脫涼州人這個身份,但終究沒有成功。”
“皇甫規走了軍功這條路,但最終卻連死在涼州都不行。”
“段熲走了閹宦這條路,但卻慘死獄中。”
“主公要選擇哪條路呢?”賈詡看著段羽問道。
段羽:“......”
這他娘的都是死路一條啊。
雖然賈詡沒有在往細了明說。
但從這三人的結局不難看出。
這就是有人不希望,或者說是不能讓涼州以軍功,且掌握軍權之人讓你做大。
你可以平定涼州。
你可以在涼州為所欲為。
但當你的任務完成之后,你就會被召回洛陽。
等待的先是一個解除兵權。
然后一個高位高高掛起。
掛你個一段時間,在找各種理由把你按下去。
最終奪了兵權,奪了官職,甚至于奪了性命。
賈詡說到這里,段羽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來。
他的老丈人董卓!
對,還有第四條路。
就是他的老丈人董卓!
當初平定涼州之后,他的老丈人董卓也經歷過三人所經歷的一切。
中平六年,也就是劉宏病重的那一年。
劉宏下旨,讓董卓將手中兵權其下屬軍隊轉交給皇甫嵩。
然后去并州任職。
但當時董卓不肯交出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