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此時朝堂之上的爭論和他們并沒有什么關系。
“楊太尉,袁司徒,你們怎么看?”劉宏看向了楊賜還有袁隗兩人,隨口問道。
“啊?”
楊賜好像是從愣神當中反應過來了一般然后緩緩的手持笏牌站起身來。
“陛下,老臣.....老臣身體最近每況日下,多有失禮還望陛下恕罪。”楊賜道歉的說道:“此事.....此事老臣,老臣認為崔仆射和張常侍說的都有道理。”
“不知道袁司徒怎么看?”
楊賜將目光看向了身旁的袁隗。
一時之間,眾人的目光,包括劉宏也都看向了袁隗。
袁隗緩緩起身拱手施禮之后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兩相難取之時,當取其中。”
“既然崔仆射等人擔心段羽年輕做事容易失了分寸,而張常侍則是以為怕失了段羽無人震懾西羌,那不如想一個折中的辦法。”
“可委一老成持重之人,接替梁鵠涼州刺史之職,一方面補涼州刺史一職的空缺,一方面則是可以做到幫段羽遺缺補漏。”
“此法方為折中之法。”
“如此一來,陛下可嘉賞段羽,顯示天恩浩蕩,又可安心讓段羽鎮守邊關。”
“老臣以為,此為兩全其美之策。”袁隗拱手說道。
“善!”
袁隗的話音一落,坐在胡椅上的劉宏便大聲的贊揚道:“袁司徒果然是真的肱骨之臣,此法朕以為可行。”
“不知袁司徒有何人可以推薦?”劉宏問道。
頃刻之間,就在劉宏的話音落下之時,楊賜那一雙渾濁的老眼當中滿是精光的望向了袁隗。
就連站在劉宏左右下首位置的張讓還有趙忠兩人都用驚異的目光看向了袁隗。
而跪坐在最后一排的袁紹也終于明白昨天晚上許攸說的那番話的意思了。
以楊賜為首的清流是想要讓段羽失勢,回到洛陽。
而張讓則是想要繼續讓段羽留在涼州。
但他的叔父卻沒有站在任何一方。
推舉一人為涼州刺史。
這被推舉的人是何人,袁紹想都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袁氏的門生故吏。
而這個人到了涼州,則可以起到掣肘段羽的目的。
只要這樣一來,若是段羽不想被掣肘,就要與袁氏結交友好,甚至于投身袁氏。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
這時的袁紹終于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
不直接給予段羽幫助,是因為這樣對袁氏沒有任何利益。
讓段羽得利,則是為了從段羽的身上獲取更大的對袁氏更有價值的利益。
清流欲治段羽。
宦官欲保段羽。
這個時候袁氏不管站在任何一方,都對袁氏沒有任何利益可言。
但有了這個折中的辦法,袁氏等于在段羽的身上上了一把鎖。
而且段羽還要感謝袁氏。
袁紹深吸了一口氣。
心中滋生出一股從心靈深處散發出的寒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