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朝廷派出五股平亂的大軍之后,戰局更是跌宕起伏。
從一開始的朱儁被波才戰敗,到皇甫嵩被困長社,戰局陷入被動。
再到段羽從涼州遠赴戰場之后,這才拿下了第一場勝利,也扭轉了豫州的戰局,暫時的解決了兗州之危。
不過緊隨其后的便是冀州的驚天變局。
誰也沒有想到,一直大勝的盧植竟然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之下,盡數將手中的五萬大軍折戟沉沙在了冀州。
被一把仿佛要將大漢這個危危大廈傾覆的大火焚滅在了廣宗城內。
廣宗城內十日大火。
幾乎燒斷了大漢的脊梁。
雖然朱儁還有皇甫嵩兩人在宛城以及荊州一代連戰連捷,仿佛后知后覺一樣的接連擊潰了三只黃巾軍的主力,但冀州的情況卻是急轉直下。
聽聞盧植戰死之后,洛陽朝廷更是一時之間風聲鶴唳。
好在關鍵時刻段羽給洛陽送去了一記定心丸。
自稱地公將軍張寶,以及人公將軍張梁兩人的人頭。
而在洛陽皇宮當中的天子劉宏在見到張寶還有張梁這兩顆人頭之后大喜。
連夜下旨冊封了段羽為衛將軍,并且下令讓段羽領冀州征繳黃巾賊兵兵事。
同時,劉宏還下旨,將董卓之前的罪責免除留洛陽代用。
但情況并沒有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由于盧植的戰死,加上五萬大軍的覆滅,導致了冀州只有段羽一路不足一萬五千人的兵馬。
雖然涼州兵馬善戰,但冀州乃是黃巾賊兵的大本營,而朝廷又實在派不出多余的兵馬。
六月末,段羽在冀州上書朝廷,請求兵馬支援。
與此同時,太平道首領張角在下曲陽招募天下黃巾。
一時之間黃巾軍的人數在下曲陽暴漲。
幽州黃巾十數萬人一路從幽州南下響應張角,下曲陽的黃巾軍人數暴漲至將近五十萬。
得此消息的洛陽再次震蕩。
段羽雖然能征善戰,但任誰都知道,一萬五千人怎么可能敵得過五十萬人。
于是朝廷下令,讓皇甫嵩還有朱儁兩人快速解決南部戰事,然后率兵北上。
然而噩耗并沒有就此打住。
就在段羽上書請求兵馬支援的時候,冀州刺史李昭貿然進兵,被黃巾軍伏擊,戰死。
麾下士卒非死即降,一時之間常山國郡兵幾乎一夜之間傾覆。
朝廷又緊急下令,讓之前有所戰功,如今在魏郡駐防,抵擋黃巾不讓其渡過黃河的袁紹為冀州刺史。
與此同時,在接連斬殺了北中郎將盧植,冀州刺史李昭,以及幽州刺史郭勛的黃巾軍在冀州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
集合了幽州,冀州的黃巾軍人數大漲,在常山國以及巨鹿郡一代跨州連郡。
而太平道賊首張角在下曲陽設立祭天神壇,招募天下黃巾前往朝圣祭天。
兗州,青州還有散亂在豫州的太平道信眾得到消息之后紛紛北上朝著冀州方向移動。
一時之間冀州黃巾賊兵有朝著百萬的趨勢發展。
洛陽震動。
天子劉宏連續數日上朝,商討如何應對黃巾賊兵這一舉動。
有朝中官員上書說張角這是準備割據黃河以北的冀州還有幽州。
因此有人建議封鎖黃河,不能讓張角集結百萬黃巾。
還有人說讓張角集結,然后在冀州一股將所有黃巾消滅。
也有人說張角這是準備集結百萬大軍之后,一股南下渡過黃河,所以建議在洛陽八關再次增派兵馬。
更有甚者,還有說要遷都去長安的。
焦急的劉宏再次啟用袁隗和楊賜等人,并且任命之前的騎都尉,在豫州作戰有戰功的曹操為兗州刺史。
且下令各州郡刺史太守,自行招募兵馬,抵御黃巾。
.............
七月初。
巨鹿郡,昔陽亭,涼州軍大營。
此地距離下曲陽只有二十里不到。
從六月中開始,涼州兵馬已經在此地駐扎了半個多月。
但除了一些例行的巡視之外,涼州兵馬和下曲陽附近的黃巾軍就好像是提前約定了一般井水不犯河水。
此時,涼州軍中軍的主帥大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