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去準備什么,就準備什么,哪里那么多的廢話,快點,本將還有軍務在身!”張遼眉毛一皺。
“好好好,下官這就去,這就去。”
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王秘咽了口口水,然后一路小跑的朝著身后。
張遼掃了一眼王秘的背影沒有說話。
“用牛肉干充饑,城內的水還有飯食一律不可以飲用食用。”
張遼沖著身旁的副將告知道:“整備完之后立刻出城。”
“唯!”
副將答應了一聲之后連忙去傳令。
不是張遼不近人情,也不是張遼看不上王秘。
只是這里是武威郡,而不是金城郡。
從今年年初的時候,武威郡就一直不太平。
以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的湟中義從在武威郡神出鬼沒,四處偷襲。
到了年終的時候,張掖軍還有武威郡的羌族也都被北宮伯玉拉攏了起來。
更有不少漢人以及涼州的勢力混入其中。
張遼心中清楚。
涼州改革,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這其中包括涼州大族。
武威,張掖,酒泉,北地,安定這五郡當中都有當地的士族以及豪強。
涼州的土地改革,以及牧業改革,加上商貿的壟斷徹底打破了涼州原有的格局。
有很多人不希望這樣。
但他們不敢明著和君侯作對。
但是卻在暗中相助。
這幾個月來,他和北宮伯玉等人斗智斗勇,大大小小打了數十次。
每次他通過軍機處的情報得知北宮伯玉的信息組織大軍圍剿,都會被北宮伯玉提前得知逃脫。
一次兩次還說得過去,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張遼心中就有所懷疑。
絕對是有一群人在暗中相助,想要渾水摸魚。
他們不希望涼州成為一言堂。
希望涼州接著亂下去。
只有涼州繼續混亂,新政才不會在剩余的地方推行。
這些人打的就是這樣的算盤。
張遼本身就不是平民出身。
身為馬邑第一豪強的張氏,張遼對這種手段在清楚不過了。
這也是養寇自重的另外一種方式而已。
所以,出征之后的張遼不信任任何一城一池的官員。
因為這些官員都出身大族,豪強。
他們背后是不是和北宮伯玉等人有所牽連誰也不清楚。
而這些人準備的飯食張遼怎么會吃。
而且,在多次圍剿之后,張遼還得出了一個結論。
既然大軍圍剿會暴露行蹤以及目的。
那就索性化整為零。
他就帶著千余騎兵橫掃。
走到哪里,就橫掃到哪里。
只要有情報,就立刻出擊,不組織大軍,也絕對耽擱行動時間。
千騎一人雙騎,用最快的速度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