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羽在上次假死之后將涼州的世家大族屠戮了一遍這件事情早在兩個月之前就已經傳入了洛陽。
當時在洛陽還引起了一陣恐慌。
特別是第一批站出來彈劾段羽的崔烈等人,更是被嚇得不輕。
于是在這個消息傳來之后,就站出來彈劾段羽。
然而。
段羽在將這些世家大族屠戮殆盡之后,將抄沒的家產,以及這些人勾連異族,資助北宮伯玉還有西羌的罪證全都送到了洛陽。
一份是罪證,一份是抄沒的家產。
劉宏力排眾議,將所有彈劾段羽的聲音全都壓了下去。
袁隗搖了搖頭。
其他的州牧會不會效仿段羽袁隗不知道,但劉宏已經嘗到了甜頭,一定會想辦法讓這些被派遣出去的州牧效仿段羽充盈國庫。
以段羽這種斂財的速度,還有手段,用不了三年,大漢國庫充盈,而皇帝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袁基皺著眉頭問道。
一旁的袁術忽然翻了翻白眼。
“叔父不都說了嗎,皇帝已經勢在必行了,哪還有什么辦法,除非皇帝明天死了......”
唰!
就在袁術的話音落下的時候。
袁基還有袁隗兩道目光同時落在了袁術的身上。
忽然被注視的袁術一愣。
“叔父......您......我......我是胡說的。”袁術連忙低下了頭。
袁基也將目光收斂。
胡說的嗎?
若有所思的神色在袁基的目光當中閃爍。
袁隗那如同老狐貍一樣的雙眼瞇了瞇,嘴角微微上揚道:“世間,就從來都沒有什么絕對的事情,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公道那張讓之子張奉你們最近可還在聯系?”
聞言的袁基點了點頭:“還在聯系。”
“張奉得知段羽在涼州得勢,且無法報仇,比之從前更瘋狂了。”
袁隗笑著點了點頭道:“兵法韜略《三十六計》之中第三計何解,公道你且說來聽聽。”
一旁的袁術扭頭看向袁基。
袁基緩緩道來:“叔父,兵法韜略《三十六計》中第三計名為借刀殺人。”
“相傳春秋時期,齊簡公派國書為大將興兵伐魯,路過當時不敵齊國。”
“孔子弟子子貢在分析了戰場形勢之后有說齊國國相田常,勸說其攻打吳國以鏟除異己,有說服吳國救魯國伐齊國,并且讓越國派兵隨吳國伐齊國。”
“之后子貢又跑到晉國,讓其防備吳國進犯。最終,吳王夫差率十萬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齊國,魯國派兵助戰,齊軍大敗。夫差獲勝后移師攻打晉國,被早有準備的晉國擊退。子貢巧妙周旋,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威風,魯國則得以解脫。”
“此乃借刀殺人之計。”
袁隗輕捋下顎點頭滿意的說道:“不錯。”
“有些時候,只要能達到目的,并非一定要親自動手才行。”
“利用別人的目的,來鏟除異己,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才是最高深的境界。”
“公道明白了嗎?”袁隗問道。
袁基忽然雙眼瞪大,然后急速的點了點頭道:“叔父,侄兒受教,明白了。”
“善。”袁隗輕聲一笑。
一旁的袁術瞪大了一雙眼睛,滿眼盡是茫然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