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里,夜鷹的眼神當中閃過一抹冷芒道:“殺無赦!”
..............
時間一晃便是兩日。
清晨,濃霧籠罩了距離洛陽四十余里之外的陽首山。
陽首山其山勢如臥牛突昂其首,故得此名。
此時,在陽首山的山腳下,一座座軍帳拔地而起,綿延不斷,從遠處望去,只能看見一片茫然的白色接連成一片。
在無數軍帳的中間,高逾三丈的中軍大纛玄色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旗面金線繡的篆字
"漢
"被清晨的陽光映襯的鮮紅如血。
帳前兩列執戟郎官鐵甲森然,青銅面甲下透出的目光如刀。
除此之外,在大帳的門前左右,還趴著兩只體型巨大,看似慵懶但身上散發著恐怖氣息的黑色巨虎。
大帳以整張犀牛皮為帷,接縫處綴著三十六枚鎏金虎頭帳鉤。
帳內的中庭當中,紫檀案幾上橫著半展開的牛皮輿圖,邊角被三柄錯金環首刀壓住。
帳中央的青銅貔貅熏爐吞吐青煙。
段羽端坐在中軍大帳的主位上。
荀攸,李儒還有賈詡以及程昱四人此時都在營帳當中。
接下來對于劉備的一戰,將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雖然劉備的三十萬大軍看似孤軍,而且在段羽看來毫無勝算。
但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
當年王莽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以數十萬大軍包圍劉秀萬人,可以就被劉秀以少勝多。
項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依舊是硬生生的殺出了一條生路。
人在面臨絕境的時候,往往都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
況且劉備還有三十萬大軍。
這一戰,如果如果一戰解決了劉備,就相當于北方大定。
接下來只要徐徐圖之,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南方。
所以,段羽絲毫沒有大意。
并且在獲知了劉備準備帶著洛陽城內的文武百官南下之后,再次做出了戰略調整。
原本段羽是想將劉備放入洛陽城之后關門打狗,即便圍而不攻,也要硬生生的將劉備耗死在洛陽。
可這樣一來,時間可能會很長。
但在得知劉備準備南下之后,段羽決定等劉備從洛陽出來之后,在將其圍殺在曠野當中。
此時營帳當中正在討論如何圍殺劉備。
荀攸作為戰略大師,也是段羽欽點的軍師,正在進行戰前的最后調整。
"函谷關扼守崤山要道,兩側懸崖峭壁,中有澗水湍急。
昔日秦據之以拒六國,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劉備若選此路,必遣先鋒探路。我建議在關前十里處的'一線天'峽谷設伏,待其前鋒過后,以滾木礌石斷其歸路,主力則可從兩側山崖以強弩射之。
"
"伊闕臨伊水,地勢低洼,春季水勢漸漲。
可暗中掘開上游堤壩,待劉備軍半渡時放水沖之。
昔年韓信破龍且,正是用此水攻之計。
"荀攸頓了頓繼續說道:
"且伊闕關外有密林,可藏弓弩手三千,待其殘部登岸時亂箭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