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身著白衣的侍女從書房內推開了大門。
坐在書案后的中年男人抬起了頭,看了一眼走進屋內的男人,然后沖著站在門前的侍女揮了揮手。
兩名身著白衣的侍女立刻后退的走出書房,隨后關上了書房的大門。
“事情辦的怎么樣了?”
走進書房的黑衣中年男人立馬雙膝跪地雙手伏地。
“回稟家主,事情失敗了。”
“嗯?”中年男人眉頭一皺,眉宇擠出的川字紋如同一座大山一般使得書房內的氣氛瞬間沉重起來。
“失敗了?”
跪在地上的黑衣男不敢抬頭,身體微微顫抖。
“是。”黑衣男低聲回道:“負責護送他們的那個將領不知道是不是提前知道了風聲,將董侯還有太后轉移到了侍從的馬車上,我們的人并不知道,只以為已經得手了,于是便撤退了。”
“人現在哪里。”
“在枳道亭,從設伏的山谷撤退之后,他們便折返回到了枳道亭。”
書案后坐著的中年男人點了點頭之后抬起手臂揮了揮衣袖:“其余的事項都處理干凈了吧,不要再讓我知道還有什么沒有處理好的尾巴,下去吧,近一段時間帶著人手該回什么地方就回什么地方。”
“是,多謝家主。”
黑衣男叩謝了一番之后,便退出了書房。
..............
第二天清晨,長安以西。
一座拔地而起的龐大建筑群正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之下。
占地面積比起長安城內的未央宮還要大出一倍多。
此地原本是建章宮的遺址。
是當年漢武帝耗費巨資修建的一座大型的宮殿群,位于漢長安城西側,與未央宮隔城相望。
漢武帝為展示“漢承天命”,借柏梁臺火災之機,以“越制”為由興建新宮。
晚年的漢武帝癡迷神仙方術,建章宮內的神明臺、太液池等建筑用于祭祀和求仙。
據說當年宮城高聳的闕樓可瞭望西域,宣示漢朝對匈奴的戰略優勢。
當初修建這座建章宮一共征發了十萬工匠,耗時兩年才完成修建。
其中有一處鳳闕宮門雙闕,高25丈闕頂鑄銅鳳凰。
除此之外還有一處神明臺漢武帝在此祭祀仙人臺上立“承露盤”,接甘露煉丹,以求延年益壽。
主殿名為玉堂殿以白玉為階,用于朝會與接待外使。
在建章宮中間的則是太液池,一處由人工建造的湖泊,池中筑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東海仙境。
還有一座名為奇華殿的宮殿用于放置西域的貢品。
天梁宮,模仿銀河的廊道,夜間燃燈如繁星。
馭娑宮,皇家馬廄,飼養大宛良馬。
枍詣宮,樂舞場所,李延年曾在此演奏《郊祀歌》。
可惜這恢弘的宮殿在新莽時期的時候被焚毀了部分,自此之后便一直荒廢,再后來光武興漢建都洛陽,這里便在無人修繕。
而段羽被冊立為涼王之后,便將涼王府選址在了這廢棄的建章宮,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重新開始修建涼王府。
地基還有樓宇以及根底都是現成的,所以修建起來也特別快。
只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涼王府就已經拔地而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