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函谷關。
夯土城墻被暮春的雨水浸出深褐色裂痕,雉堞間新補的柏木箭樓還泛著青白。
關隘兩側峭壁夾峙,石縫里野薔薇開得正艷,與城頭褪色的赤色牙旗形成鮮明對比。
守關士卒的皮甲曬得發硬,領口露出的麻布中衣洇著汗堿。
城垛后架設的連弩車蒙著防潮的桐油布,絞盤上的麻繩因連日陰雨生出霉斑。
西側糧倉前,兩名軍吏正用陶斗量粟,竹簡記錄的數目被風吹得嘩啦作響。
通往關隘內的關門敞開著。
守門的士卒還有校尉都站在城墻下的陰涼處躲避著頭頂的烈日。
忽然遠處傳來馬蹄聲,士兵們抬頭去望。
只見一行數十匹快馬正急速的朝著關隘大門的方向疾馳。
“快,把撞鹿搬開,是驃騎將軍回來了。”
校尉連忙指揮守門的士兵將關隘大門前防止騎兵沖鋒的撞鹿搬開。
以董卓為首的數十騎魚貫而入的回到了函谷關內。
洛陽在經歷了袁基還有劉備的來回攻占,又被劉備一把大火點燃之后,已經破敗不堪。
且因為段羽遷都長安,所以使得洛陽八關就此廢棄。
加上段羽出身并州,麾下將領大多是并涼出身,所以長安定都肯定是勢不可擋。
所以曾經幾乎廢棄了的函谷關如今又成為了守護長安最重要的屏障。
最重要的地方,自然是要交給最信任的人。
但這個人又不能太年輕。
年輕就代表著還有野心,還想著進步。
段羽麾下的將領幾乎沒有合適的人手。
毫無疑問,董卓就是這個最合適的人選。
段羽的起家史最離不開的一個名字。
董卓。
以董卓的年紀,資歷,關系還有能力。
助手函谷關絕對是無二的最佳人選。
輕騎快馬的董卓一行人在進入函谷關之后,便回到了關內的官邸。
穿著一身黑甲,手里拿著馬鞭的董卓一瘸一拐的走進了府邸大門。
上次在洛陽被嚴刑逼供留下的腿傷雖然好了,但卻也落下了病根。
使得董卓現在走路的時候一瘸一拐。
可即便是這樣,也從來沒有人敢嘲笑現在的董卓。
曾經的董卓為了跑官,幾次入洛陽,甚至連袁氏的大門都沒有進去過。
如今的董卓已經歸為驃騎將軍,關中士族,就算是弘農楊氏見到董卓也要尊稱一聲董驃騎。
因為董卓有一個好女婿。
叫段羽。
如今的董卓雖然腿腳不是很利索,但是走到哪里,都是意氣風發。
“將軍。”
董卓剛一回到官邸的門前,就看到馬騰已經等候在此了。
見到董卓之后,馬騰連忙上前施禮。
“壽成啊,這么著急讓本將回來可是有什么事兒?”董卓一邊朝著官邸當中走,一邊沖著身旁的馬騰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