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十二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
金勝注意到并沒有直接答懂,干脆繼續說道:“我現在有個案例,你來解答一下。”
“a跟b是認識了好幾年的朋友。”
“平時會經常一塊聊天、釣魚、喝茶,走的比較近,相互之間算是知根知底吧!”
“兩年前,a突然跟b說,生意上需要周轉,想要借款50萬。”
“b在考慮一番后,便答應了。”
“打借條的時候,a很明確的說,最遲兩年就能還,并堅持要付一些利息。”
“兩人商定了一個友情價,利率為5%每年,隨本金一起。”
“并在借條上進行了體現。”
“也就是說,等到約定還款日,a需要連本帶利,一共歸還55萬。”
“隨著時間推移,2年很快便過去了。”
“b打電話給a詢問這筆錢何時能歸還,但均被他找了借口拖延,甚至連利息都不愿意出。”
“連續幾次,討要時間超過半年后,b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于是他找到了你,希望能快速要回這筆錢。”
“你會怎么做?”
王十二本科階段學的就是民事、經濟這一塊。
金勝這個案例,對他來說.....專業對口。
因此非常流利的開口道:“我會先把借條、轉賬記錄、聊天記錄、討要記錄.....等等證據進行固定。”
“之后再聯系對方,看看是否具有還款意愿。”
“如果他繼續推脫,我會向法院提起訴訟,對其名下的各種資產、銀行卡、支付工具進行訴前保全。”
“.........”
王十二洋洋灑灑講了差不多5分鐘左右才結束。
包括一些可能性、以及救濟途徑。
比如案子判了,可對方沒錢、無法履行債務該怎么辦。
他是否有逃避債務、資產轉移.....等等。
金勝默默聽完后,接著問道:“那你算一算,這整一套流程下來,需要多久。”
“特別是在魔都、京都這種一線大城市里。”
王十二簡單思索了一下道:“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差不多需要1—2年。”
金勝點頭道:“好,咱們取個平均數,一年半。”
“第一個,經濟糾紛,蜀黍是沒有義務介入的。”
“第二個,執行法官有多忙,你應該很清楚。”
“他最多幫你用查控系統看看,或者跑上一趟。”
“在此期間,你這個律師,才是最忙的那一個。”
“不止要應付委托人問詢,還得想辦法找到被告人的行蹤、財產線索.....等等。”
“我說的沒錯吧!”
王十二沒有回答,直接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金勝見狀笑了笑,意有所指道:“既然你知道這條路這么難走,費時費力都不一定能討到好,那為什么不再仔細想想,是否還有其它路徑呢?”
“之前我就說過,法律有共通性。”
“一個案子的定性,除了要看案件本身之外,還得看咱們怎么去理解、分析、引用法條。”
王十二這時反問道:“哥....那這個借貸糾紛,除了我說的那些方式,你覺得還應該怎么處理。”
金勝瞥了副駕駛一眼。
“資金用途這一塊,你考慮過沒有。”
“剛才我是不是特意強調了一下,a找b借錢的理由,是用于生意周轉。”
王十二聞言皺眉道:“你說的我知道,之前也學習過相關內容。”
“我記得很清楚,教授當時解釋過一遍。”
“關于‘借貸’是否構成詐騙,不是看借錢的時候用什么借口、理由,而是看這個人的最初目的,是不是想要‘非法占有’。”
“而且,因為里面具有‘經濟糾紛’這一民事法律關系,蜀黍也不會立案。”
金勝搖了搖頭道:“你們教授說的這些是沒錯,但你在理解上有偏差。”
“首先,這筆借款已經到期了。”
“出借人經過多次討要,卻被對方找了各種借口推脫。”
“其次,我要引用銀行的觀點。”
“一個人是否具有還款意愿,并不是嘴上說說就行,而是得看他怎么做。”
“幾十萬、幾萬拿不出,幾千、幾百塊總應該有吧!”
“如果連一分都不給,其目的就有待商榷了。”
“比如《刑法》第196條,信用卡詐騙罪。”
“現實中,你透支了幾十萬,好幾年都不還,但為什么銀行卻不會報警,把你給送進去呢?”
“正是因為定性問題。”
“持卡人得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