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杜勇軍話里的水分不少,但能頂著個人情緒,詳細的說出案情。
自己問什么,他就答什么。
想讓自己上套的心,還真是堅定不移啊!
探清了底線,金勝還有什么好客氣的,立即便開啟了快速發問模式。
“杜先生,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快遞公司上班的?”
“2022年的年初,兩年多了。”
“中間有沒有換過其它工作?”
“沒有。”
“那現在住的地方,也是那時候租的嗎?”
“不是,等工作了一段時間才找的,差不多有2、3個月吧!”
“房租多少?”
“單間1300塊,水電另算。”
“你說的那個合租室友袁凱風,他是在你之前,還是之后住進來的?”
“后面....”
“具體什么時候?”
“得有個一年多了吧!”
杜勇軍回答的很流暢。
從語氣里就能聽得出來,原本疊加的憤怒值,在慢慢消退。
但金勝要的就是這效果。
一緊一松。
心理學中,這叫:情緒壓力釋放機制。
人在憤怒之下,會喪失一些理智,沖動占據上風。
而當轉移話題,令對方恢復平穩之后,會因為突然間的放松,更容易套出話。
就類似于彈簧壓縮后,釋放‘強’能量往上彈。
相當于過度緊繃的神經,通過言語引導來緩解壓力。
這種套路,通常會被蜀黍應用在審訊中。
比如一些‘刑偵’電視劇中呈現的幾種畫面。
壓抑、肅穆的氛圍、咄咄逼人的發問、苦口婆心的規勸.......
基本上都是基于這個‘原理’的變種方式。
所以說....不怕罪犯有文化,就怕學醫又懂法。
難搞哦!!
金勝停頓了兩秒鐘,注意到對方臉上神情變得越發松弛,便開始直入正題。
“快遞分揀流水線的工作,很累吧!”
杜勇軍‘嘆’了口氣道:“肯定的啊!除了吃飯上廁所,一刻都不得閑。”
“彎腰、起身、搬運,來來回回的重復7、8個小時。”
“每天一回到家,都恨不得連澡都不洗,直接躺床上就睡。”
金勝語氣輕松的問道:“那輪休的時候,你一般都會怎么打發時間?”
杜勇軍不假思索道:“平時工作累得要死,有機會休息,那肯定怎么舒服怎么來嘍。”
金勝點頭道:“也對.....”
“每天一醒來就得干活,想坐一會兒都難。”
“好不容易有休息時間,不得躺個夠本的。”
杜勇軍附和道:“可不是嘛!能躺著絕對不站著。”
“看看小說、刷刷短視頻,簡直不要太舒服。”
金勝回道:“確實舒服。”
“我跟你差不多。”
“休息的時候,都喜歡躺在床上不起來。”
“玩玩手機,一晃眼的功夫就好幾個小時過去了。”
杜勇軍認同道:“對對對....就是這樣。”
“特別是刷到那些短劇的時候。”
“越夸張,你還越樂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