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巖悶哼一聲,身體如同斷線風箏般向后倒飛,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但他并未放棄。他如同雄獅般怒吼,身體在空中翻轉,穩穩地落在地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戰意,如同暴風雨后的雄鷹,再次向鄧榫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他們為鄧榫的堅韌和智慧而歡呼,也為鄧巖不屈不撓的精神而敬佩。這一場比賽,不僅僅是一場武藝的較量,更是一次意志和勇氣的對決。
鄧榫和鄧巖之間的對決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人的招式越來越快,越來越狠。觀眾們的心跳加速,他們緊張地盯著場上的每一刻。
突然,鄧榫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他身形一晃,仿佛消失在原地,接著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出現在鄧巖的身后。他一記“神龍擺尾”,右腿如同龍尾般猛地掃向鄧巖的腰間。
鄧巖完全沒有料到鄧榫會突然出現在他的身后,他急忙轉身,試圖躲避這一招。然而,鄧榫的“神龍擺尾”速度太快,力量太猛,鄧巖根本無法完全避開。他的身體被這一腿重重地掃中,發出一聲痛苦的悶哼。
鄧巖的身體如同斷線風箏般向后飛去,他的腳尖在地面上劃出一道深深的痕跡,最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的身體翻滾了幾圈,最后停在了臺下的草地上。
觀眾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為鄧榫的勝利而歡呼。他們驚嘆于鄧榫的身手和智慧,也為他的勇氣和決心而敬佩。
鄧晨照例上臺,一番鼓勵后宣布明天繼續。然后招呼鄧松,要看看護院的兵器。
鄧松安排人去兵器房一樣拿來一件放到擂臺上。鄧晨一件一件看過來。基本上就是銅戈、鐵劍、弓箭。鄧晨拿起弓箭拉開試了一下,還挺費力。就問道:“射程多遠?”
“回少主,這弓比較強,可達百步”。鄧松回道。
鄧晨點點頭,心里有譜了。“你明天給我找兩個弓弩匠,幫我打造弓弩。”鄧晨交代完后,回到書房。
打開筆記本電腦,啟動多模態人工智能模型,讓模型畫出諸葛連弩圖紙,很快生成圖紙,鄧晨拿出紙筆騰圖,諸葛連弩只比這個時代先進兩百年,相信工匠應該可以輕松造出。可是還有要吐槽的東西,就是這紙,連后世的冥紙都不如,也能叫紙,難怪教育無法普及。
鄧晨沒時間吐槽這些,等日后有閑工夫了慢慢來吧。
諸葛連弩雖好,勝在十支連發,一個字:準,但是射程也就一百五十步,比起鄧莊弓箭強點有限。于是又讓模型找威力大的,不是現代弩,就是體型巨大,攜帶不便。總算找到一個合適的——神臂弩,號稱三百步外貫穿鐵甲。這個行,宋朝都已經量產裝備軍隊了,說明制造工藝沒那么復雜,盡管先進了上千年,就它吧。
說干就干,鄧晨把圖紙謄抄完畢,累的不行,敗在紙筆都不給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