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也聽說了。本來我還想買一面玻璃鏡呢,但現在我可不敢碰這邪門的東西。”另一個路人附和著。
鄧晨和鄧沙對視一眼,心中都感到了一絲沉重。他們明白,這些謠言對于玻璃鏡的銷售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鄧晨決定進入店鋪后間,與掌柜和賬房研究對策。他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如何應對目前的困境。
“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改變這種局面。”掌柜皺著眉頭說道。
賬房對于數字價格比較敏感,建議道:“不如降價吧,或許有人圖便宜會買。”
鄧晨語氣堅定地說道:“不行,能買得起玻璃鏡的人都不差銀子,這樣反倒坐實了謠言。”
鄧沙已經知道了少主的措施,說道:“我們可以將銅鏡降價,降到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價位,一錢銀子一面。這樣或許能夠吸引一些顧客。”
鄧晨沉思片刻,然后說道:“好,我們就這么辦。同時,我們還要貼出告示,說明由于生產能力不足,為了保障長安市場供貨,我們在本地停售玻璃鏡。但是,我們不撤下樣品,也不賣出去,讓人們依然能夠看到玻璃鏡的美觀和實用性,但是就是不賣,給多少銀子都不賣。”
大家都點頭同意,但是掌柜的是有些懷疑的,奈何沒有更好措施,再說少主都拍板了,他一個店鋪掌柜的,執行就好了。于是他們立即開始行動,貼出告示,宣布了他們的決策。鄧晨還得想辦法積極拓展外地市場。
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一位管家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他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家管家田仲,我家主找鄧少主有事相商。”
鄧晨心中一動,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改變困境的一個機會。他叫來雜貨鋪掌柜,附耳幾句,然后跟著田仲離開了店鋪,心中充滿了期待。
王鈰帶著王十三來到了新野縣城西門的王家雜貨鋪,得知鄧莊雜貨鋪玻璃鏡受到了重挫,王鈰心中暗自竊喜,立刻調整了王家銅鏡的價格,恢復到二兩銀子一面。
然而,當他期待著熱銷場面時,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店鋪里雖然有些客人,但也就恢復到了日常情況,三三兩兩的客人,看的多,買的少。想象中的人滿為患根本沒有出現。
王鈰有些失望,他進入后間詢問掌柜的情況。而王十三則在店鋪里調查具體情況。
店鋪里的客人議論紛紛,有的指指點點,有的竊竊私語。
“你們聽說了嗎?王家雜貨鋪的銅鏡又漲價了,漲到了二兩銀子一面。”一個客人不滿地說道。
“是啊,我早就聽說王家是奸商,現在看來果然名不虛傳。”另一個客人附和著。
“說不定就是王家放出的流言,故意抹黑鄧莊,好讓他們自己的銅鏡賣出去。”有人猜測道。
王十三聽到這些議論,心中不禁有些尷尬。他明白,這些流言蜚語對王家的聲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王鈰在后間詢問掌柜,想要了解具體情況。掌柜的臉上帶著一絲苦笑,他告訴王鈰,客人們的購買意愿并不高,他們對于王家銅鏡的價格上漲感到不滿。
王鈰心中有些沮喪,他沒有想到事情會變得如此糟糕。他原本以為趁著鄧莊雜貨鋪的困境,王家能夠大賺一筆,但現在看來,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